第AA05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绿城”郑州
与“阳光下绿城”内罗毕热情相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带一路上的“绿城”双动力
“绿城”郑州
与“阳光下绿城”内罗毕热情相拥
“爱上郑州——郑州全媒体宣传周”暨“郑州影像展”走进肯尼亚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肯尼亚国民议会国防与外事委员会主席恩东古·杰森吉在启动仪式上发言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哲将汴绣“清明上河图”赠送给嘉宾
嘉宾们参观“郑州影像展”,了解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与会嘉宾与参加演出的少林武僧合影
向嘉宾赠送《郑州晚报》、郑州电台和中原网精心制作的“一带一路”专题,郑州广电制作的宣传郑州的音频、视频节目,郑州特色产品“老郑州烩面”

“绿城”郑州

与“阳光下绿城”内罗毕热情相拥

□本报特派首席记者 石大东 发自内罗毕

当下,是中非关系最好的时代,也是东非龙头肯尼亚飞速崛起的时代。

肯尼亚,是郑和七下西洋曾四次造访的最远国度,其首都内罗毕,作为东非的交通中心枢纽和经济“领头羊”,也是古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内罗毕是联合国四大总部城市之一,也是全球发展中国家唯一联合国总部城市,是环境署和人居署总部所在地。

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肯尼亚也是积极的推动者和受益方。

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肯尼亚,两国签署了关于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蒙内铁路”的相关合作协议。

由中国公司承建的“蒙内铁路”是东非五国的交通大动脉、东非铁路网的咽喉,也是肯尼亚百年来建设的首条新铁路,被称为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郑州全媒体宣传周”

登陆肯尼亚

肯尼亚时间8月17日,郑州城市形象海外推广活动代表团走进内罗毕。继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之后,“爱上郑州——郑州全媒体宣传周”暨“郑州影像展”在这座素有“东非小巴黎”、“阳光下绿城”之称的魅力之都延续。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肯尼亚国民议会国防与外事委员会主席恩东古·杰森吉,肯尼亚信息通讯技术局局长维克多·基亚罗,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哲,中国驻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代表处副代表李喆,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参赞姚明,东部非洲中国总商会主席、肯尼亚华人华侨联合会创会会长韩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非洲总站站长江爱民以及中肯各界代表、肯尼亚媒体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驻肯尼亚主流媒体代表和嘉宾出席启动仪式。

代表团参观了肯尼亚国家电视台KBC,并就全媒体下的国际报道进行了深入交流。

王哲将《郑州晚报》、郑州电台和中原网精心制作的“一带一路”专题,郑州广电制作的宣传郑州的音频、视频节目,郑州特色产品“老郑州烩面”、郑州“好想你”红枣以及河南名片——汴绣长卷“清明上河图”赠送给刘显法和恩东古·杰森吉、维克多·基亚罗。

肯尼亚“郑州全媒体宣传周”呼啸而来。

内罗毕街头掀起“郑州热”“功夫热”

王哲在推介会上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郑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郑州在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经济中心的战略位置。

在接受现场肯尼亚几十家主流媒体采访时,王哲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为世界所瞩目,在这个伟大战略实施过程中,东非枢纽城市和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内罗毕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有“绿城”之称的郑州是中国的中心枢纽城市,陇海、京广铁路和“米”字高铁交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而内罗毕素有“阳光下绿城”之称。未来两座“绿城”将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这次“爱上郑州——郑州全媒体宣传周”在内罗毕的宣传和推介,旨在让内罗毕人民更多了解郑州、了解河南、了解中国的同时,推动郑州与内罗毕在环境保护、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增添“绿城”双动力。

在“爱上郑州——郑州全媒体宣传周”启动之后,“郑州影像展”也在内罗毕展出。

八朝古都、少林功夫、郑东新区、航空港区、天地之中、郑欧班列、商城遗址、郑州烩面、郑州声音……美轮美奂的图片让肯尼亚政商文化界的朋友们纷纷点赞。

刻有鲜明中国和中原文化烙印的少林禅宗和少林武僧团,刮起了绚丽的郑州武林风。

硬气功五枪刺身、头开钢板、金钟罩铁布衫……这些好似“电影特效”制作的“少林功夫”,在武艺超群的武僧们手中游刃有余,活灵活现。枪如游龙,棍似旋风,刀似猛虎,剑比飞龙,令人叹为观止。尤其当6岁小武僧文小宝表演童子功时,一招一式,一丝不苟,萌态可掬,引得观众一阵阵惊呼。肯尼亚国民议会国防与外事委员会主席恩东古·杰森吉和肯尼亚信息通讯技术局局长维克多·基亚罗抱着文小宝激动地告诉记者,一直对“中国武术之乡”河南郑州充满向往,梦想能到嵩山少林寺去学习少林拳和气功。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功夫、少林文化便在内罗毕风靡一时。如今,随着中国数字电视走进肯尼亚的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内罗毕人民喜欢河南文化、崇拜郑州少林功夫。

“一带一路”让“绿城郑州”与“阳光下绿城”热情相拥

刘显法告诉记者,中肯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两年前,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就职之后访问的首个非洲之外的国家就是中国。

两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此次‘郑州周’将为肯尼亚朋友提供近距离了解郑州风情、感受河南美丽、体验中国文化的良好平台。”刘显法告诉本报记者。

中国与肯尼亚,分属亚洲和非洲,郑州与内罗毕,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的交通枢纽、新“米”字高铁交会地和“三区叠加”的核心区,一个是东非枢纽和经济“领头羊”。文明的传承、经贸文化的交融和“一带一路”的纽带,让两座“绿城”紧密相拥。

如同郑州的嵩山文明、少林文化,内罗毕的斯瓦希里文化、野生动物王国也享誉全球。

踏入内罗毕充满沧桑和厚重历史感的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千百种各色野生动物迁徙狂奔的内罗毕国家公园,被中国古代奉为吉祥物“麒麟”的长颈鹿公园……目不暇接的视觉盛宴,让置身其中的你不禁感叹这片黑土地的神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知不觉间,“爱上郑州——郑州全媒体宣传周”之行已然接近尾声,但是郑州与“丝绸之路”陆地和海上沿线国家的“经贸文化联姻”才刚刚开始。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郑州与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郑州也将不遗余力地发挥“一带一路”中心线、桥头堡之热,秀出绿城独特的魅力风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0473 2015-08-19 00:00:00 三 “绿城”郑州<BR/>与“阳光下绿城”内罗毕热情相拥KeywordPh“爱上郑州——郑州全媒体宣传周”暨“郑州影像展”走进肯尼亚一带一路上的“绿城”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