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中牟播报 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露水集市胡辛庄 雄鸡一唱听三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露水集市胡辛庄 雄鸡一唱听三县
胡辛庄村东的贾鲁河
村里的小庙
胡辛庄新型社区

胡辛庄村位于韩寺镇东南10公里,东与开封县接壤,南与尉氏县搭界,属于鸡鸣听三县的交界地带。又是县域内三条河流(贾鲁河、丈八沟、小清河)的交汇处,水资源丰富。姓氏有王、胡、陈、赵、李、景、张,其中王、胡、陈三姓为大户。《河南省中牟县地名志》记载:胡辛庄位于县城东南16公里,原名新庄。原属开封县,1953年并入中牟。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播报 谢鹏飞 通讯员 姚恩凯 文/图

浅处有卧龙 小村多秀才

今年80岁高龄的陈好喜是胡辛庄秀才陈五皇的后人。“他是我们陈家祖上的名人,以前经常听家人说起,家谱上也有他的名字,坟头现在就在北地。”陈好喜说。

胡辛庄村清朝时出了很多秀才,大部分都是一家人。胡孝先、胡孝增兄弟两人是秀才,胡孝先的四个儿子胡德诺、胡德迁、胡德赞、胡德传四人也都是秀才。胡德诺后来又考上进士,但因身材矮小、又黑又瘦,考官只让他随了个进士,虽有进士的职位,却没有进士的权利。王姓人家也出了两名秀才,分别是王家勤、王家香,两人是本家兄弟。清朝时王姓家还出了东司长科,是父子两人,父亲姓名不详,儿子叫王松年。陈姓人家也出了个秀才叫陈五皇。

原属开封县 来自呼延家

胡辛庄清朝初年由陈姓建村,原名新庄。因胡氏为本村望族,清朝晚期胡氏家族又出过一位进士,民国年间更名胡新庄,沿用至今。清咸丰年间修寨,名祥中寨。南门外李、景二姓,原属开封县,1953年并入中牟。关于胡辛庄村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说法。相传胡辛庄村名字中的“胡”是由“呼”字衍化过来的,而这个“呼”字则是来自北宋将领“呼延赞”家族。

另有说法为村子原来叫赵冯村,明末清初年间,胡姓人家从刁家乡大卞村迁入,陈姓人家从尉氏县庄头乡陈家村迁入,因胡姓人家出了秀才,能人多,人们都叫“胡姓庄村”,叫的时间长了,演变成现在的胡辛庄村。清朝时还有“大秦李胡辛庄村”的叫法。

高筑祥中寨 全民打土匪

胡辛庄在咸丰年间修建一寨,名祥中寨。大寨占地300亩,有东、西、南三个寨门,东、西两个为大寨门,南边是小寨门。北寨墙近几年才被拆除。上了年纪的村民都知道,胡辛庄村的寨墙曾高5米,宽4米,呈圆形将整个胡辛庄包围。陈好喜说,小时候还常上寨墙上玩耍。“寨墙上有铜炮。几十年前土匪来犯,这个寨墙可没少帮忙抵御土匪。”后来,村里各家开始盖房,都从寨墙上拉土,时间久了寨墙彻底消失了。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土匪横行。当时胡辛庄村、你吾岗村、潘店胡村、董店、时砦村为一个保,胡辛庄村的陈多录为保长,他带领联防队抵御来自刁家乡宋庄村的土匪。当时宋家村的土匪头子是宋天荣,保里只要有一个村被土匪侵扰,陈多录便会带领联防队员赶去共同抵御土匪。

三县交界处 繁华露水集

胡辛庄村庄为矩形布局。房屋全部坐北朝南东西成排。东西一条主干道把村庄分为两半。胡辛庄村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大蒜、西瓜、玉米等,其他经济作物有棉花、特色蔬菜等。随着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胡辛庄村民富裕了,社会和谐了,村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村里的男青年成了三县邻近村庄的香饽饽,特别是开封、尉氏两县与胡辛庄邻近村里的姑娘们,都争先恐后地往胡辛庄村里嫁,她们的父母不断托人,有的甚至亲自出马到胡辛庄给女儿物色好对象。这成了胡辛庄人的骄傲。

贾鲁河从村东流过,因水资源丰富,有群众利用这便利条件在村东边开挖鱼池,搞渔业养殖,收入颇丰。十几年前,胡辛庄有一个养鸭基地,位置在村南,沿丈八沟河河北有近十公里长,占地近三十亩,养殖量达到万只。

因离镇区较远,附近几个村庄群众商业活动不方便,早年在胡辛庄村西自发形成一市场,以前市场在西入村口路北,占地近三亩。当时附近开封、尉氏的几个村庄都来此购置商品,规模很大。如今生活富裕、交通便利,群众购买物品都选择到镇区或县城,胡辛庄集市规模逐渐缩小,现在已成为“露水集”,地点也转为村西入村路边。每逢农历的三、六、九为集。

古树两百岁 村民多祭拜

胡辛庄村里有个小学,叫胡辛庄村小学,校园里有棵古树,虽然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年历史,但村里很多老人都说至少有200年;树高几十米,3人合抱那么粗,虽然历经沧桑,但如今仍然根粗叶茂。古树的旁边有个小房子,旁边插着一个小黄旗,走进了看,原来也是一个小庙。门前有个石砌的台子,里面堆有不少香灰,有村民告诉记者,这个小庙是最近才建的,没有名字,祭拜的就是这棵古树,因为村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棵古树生长这么多年,颇有仙风,所以才决定建庙祭拜。

小庙有香火 众盼及时雨

胡辛庄村有座庙,具体建庙时间不详,村中人说有几百年了。这个庙虽然不大,看上去并不起眼,但是庙里香火一直很旺盛,附近的善男信女每逢初一、十五都前来烧香。

据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大每逢久旱不雨的时候,村民便开始掏井,把旱井里的土掏出来直至出水,只要掏出来的水从庙门前流过,就有可能下一场雨,缓解旱情。

“最近一次重修是在2002年,村民自己筹钱重新盖了一间小庙,有人说叫关爷庙,有的说叫火神庙。”陈好喜说。

胡辛庄村里戏迷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胡辛庄村办豫剧团曾唱响县内外。主要演出剧目以古装戏为主,如《七郎八虎闯幽州》《穆桂英挂帅》《收岑鹏》等。现代戏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建设新农村 农民变市民

胡辛庄村自2013年开始进驻韩寺镇瓦灰郭社区。瓦灰郭社区为合村并点社区,包括姚家村、你吾岗村、瓦灰郭村、胡辛庄村。社区建设实行村民统筹自建,有三种户型:三层280平方米、三层240平方米、两层180平方米。胡辛庄群众大多选择的是两层180平方米。进驻社区时,群众踊跃报名,但因社区土地调整不到位,名额有限,当时报了140户。现在社区房屋主体已经完工,今年有望入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0780 2015-08-20 00:00:00 四 露水集市胡辛庄 雄鸡一唱听三县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