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6版:新郑播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郭京飞谈网络剧:
点击率要对得起良心
七夕节 “爱”在新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七夕节 “爱”在新郑

编者按

8月2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乞巧节。最初这个年轻女子向织女星祈祷、让自己变得心灵手巧,以便将来嫁一位如意郎君的节日,后来因有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就被赋予了爱情的味道。这一天,想讨个好寓意的,会特意选在当天登记结婚;这一天,平时不善表达的爱人,也会许下爱的承诺;这一天,平凡、平淡过生活的老夫老妻,难免也会被爱的味道感染,想起曾经的温暖。

“光明使者”也有爱

七夕情“牵”值班员

8月19日一大早,在传统的七夕节到来之际,新郑市供电公司的“光明使者”带着鲜花和礼物来到城后110千伏变电站,代表该公司一线值班员的家人和爱人为他们送上一份意外的惊喜和祝福。“光明使者”信也代替郭店供电所张宝军向妻子刘桂荣兑现了许下的承诺。

张宝军,新郑市供电公司郭店供电所职工,担任该辖区的电力线路维护和检修。妻子刘桂荣,新郑市供电公司城后110千伏变电站值班运行人员。作为一对80后,自结婚以来小两口就散多聚少,一周两个人碰不了几次面,特别是春节、元宵和情人节这些节日,两个人很少一起度过。2014年的“七夕”情人节,在郭店供电所值班的张宝军就向刘桂荣许下了2015年一起过情人节的诺言。但是这两日的工作安排,又让两个人南辕北辙了。

该公司的文明使者们听说了两个人的故事,就忙忙碌碌地准备起来。几个人进入城后110千伏变电站,一说明来意,刘桂荣的脸上就泛起了一丝红润。她说:“明天站里要安排检修,我以为今年的‘七夕’又泡汤了,没想到你们替他来了。”满载情谊、远道而来的鲜花,顿时也让平日单调乏味的变电站瞬间多了一份别样的浪漫和温馨。

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黄琳暄 高锐 文/图

夫妻相携干环卫

平凡生活不平淡

62岁的乔青更和60岁的李改琴夫妻,已在新郑市环卫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结婚30多年夫妻俩从没有红过脸。老两口相携干着城市“美容师”的工作。

夫妻俩性格一个温和,一个热闹。乔青更不善言辞,是一个老实诚恳的人;而妻子李改琴善于言谈,爽朗的笑声让人倍感亲切。

两人1978年结婚,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双方家庭都是兄弟姊妹六七个,能吃饱饭都是幸事。所以更没有什么嫁妆、聘礼之说。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吃顿饭,婚礼就算完成了。“和现在比起来,直接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双袜子他就把我娶过来了!”李改琴笑呵呵地说。

乔青更是家里的老大,家里最值钱的也就是几间茅草屋,结婚后他分得一间作为婚房。经济来源就是在地里挣来的工分,累计起来换粮食换钱。

1979年大儿子出生,看着可爱的儿子乔青更干得更是有劲。后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们有了自己的几亩土地,也可以攒下来一部分钱,生活慢慢变得好起来。再后来两个女儿相继也出生了。

“儿女们都很孝顺,工作之余不忘常回家看我们,每年过生日,都会回家给我们买个大蛋糕。看着他们这么孝顺,感觉年轻时候的付出很值得。”老两口说。

2003年,不再种地的老两口在市区找了份环卫工的岗位,没事拿着扫把扫扫地,两个人现在每月也能挣2800元。

“也不想着挣多少钱,天天没事干也很无聊,扫扫地还能锻炼身体。”夫妻俩说。就这样夫妻俩一干就是十几年,平平凡凡过着生活。

新郑播报 李显文 文/图

挑好这一天去登记

90后成办证主力军

8月20日(农历七夕)上午8点半,在新郑市婚姻登记处,排队登记结婚的长队已经一字排开。照相、领表、填表、注册,贴上照片盖上钢印,属于夫妻俩的两个红本本就就到了手中。由于人多,大厅里都是忙忙碌碌的,虽少了以往的庄严肃穆,倒也温馨满满。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上还没上班,大厅门口就聚集了很多人,由于知道七夕当天来登记的人会比较多,所以工作人员都没有休息。

在登记处办事大厅,一对90后小夫妻正在填写表格,问其现在的心情,张远(音)说:“很忐忑,也很激动,因为想有个好寓意,就选择在七夕这天带着女友来登记了。”“以前在电视看来登记结婚的都会宣誓,感觉很神圣,早上刚出门时心还扑通扑通地跳。来到现场看到有这么多人,也就没有紧张感了。”张远的女朋友笑呵呵地说。

不过现场也有马大哈的小年轻夫妻,登记证件没带齐的,排队等到该办理了户口本没带的,懊恼地返回家去拿户口本,引来女友翻白眼。而有的小夫妻是爸妈们陪着一起来登记的,收获的,更是满满的幸福。

新郑播报

李显文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1011 2015-08-21 00:00:00 五 七夕节 “爱”在新郑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