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斗水村:古道旁涌奇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美丽乡愁——河南传统村落大型系列报道之三十三
一斗水村:古道旁涌奇泉
“石头房成了香饽饽”
一斗水村
神奇的一斗水泉

石头村落一斗泉

8月下旬,秋高气爽。

快近一斗水村时,公路变得龙盘蛇绕起来,一处处公路隧洞盘山而凿,带路的当地老乡说,这洞叫做“叠彩洞”,一共打通了19座山,近5000米总长,是上世纪60年代这一带的村民们耗费20年齐心协力开凿而成。

一斗水是修武县最北部的一个小山村,位于修陵公路东边的一条峡谷里,南北走向。走进一斗水,最先惹人注目的便是家家户户的石头房子,几乎看不到一块青砖,是个名副其实的“石头村”。

这里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或两三家一处,或六七家一片,房前屋后栽满了树,远远望去,掩映在绿树中的石屋雅致天然。

石屋大多规制不大,但天然坚固易于保存。现存明清时期的石头房仍有10多间保存下来。其中,李家大院和贾家大院是这座石头村保留得最完好的民居,根据门前的简介,二者分别建于1850年与1845年,建筑面积都为300余平方米,在大多为小石屋的山村显得颇为气派。

石头材质虽不及青砖细腻,但一斗水的古民居绝不是满目粗糙。粗中凿细的石雕技艺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李家大院主人李晚富说,李家大院上下2层32间屋子,很多石块均是精雕细琢而成。门窗、椽檐、阶石、栏杆等,无不外形精巧,匠心独具。

当地村民介绍,“一斗水”的名字来源于一口神奇的泉眼。老人们说这口清泉有2尺见方,深也不过2尺,一次取水只能取一桶。神奇的是,随取随涌,取之不尽,而满了也不溢出来,永远是那么一斗泉水。因为在这里休息取饮的人很多,有人就在此开办起了车马店,久而久之,此处渐聚成村。一斗泉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以前我们村鼎盛时期,村里有500多口人,加上来往的客商,吃水全靠这一斗水泉。”在村民指引下,行至村子西北,便见到了那眼神奇的“一斗水泉”。如今的一斗泉经过长久的深挖砌修,已经成为一个自涌井。深二至三米,上覆两块方石,中间凿为圆形的井口。井上盖有保护的亭子,亭子一侧垒有石墙,以挡从山坡上掉下的泥石。

汲水上来,喝一口,冷冽清甜。坐在亭子边,望着这眼幽深安静的泉水,想象它当年一斗泉水的神奇,不禁悠然神往。

青口古道通豫晋

一斗泉旁,一条青石铺成的古路,从村中穿过。这条古道宽约2米,路面全部用青石条、青石板铺成,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气势雄伟壮观。

据古道边的碑文介绍,这条古道边是太行八陉的第三陉——白陉,当地人称之为“青口古道”,全长200多千米,是豫西北入晋的要道,也是古代重要的商业通道。

经过这条青口古道,明清以来的晋商把南方及中原区域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驮运到山西及关外,也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对促进中国南北商业、文化交流功不可没。

一斗水村当中店的一座小山坡上,有一座建于乾隆三十年(公元1706年)的关帝庙,极为宏伟壮观。这座关帝庙便是古道上来往的晋商集资所建,也是商旅们交易的场所。晋商信奉关公,在他们心目中,这位已经被神化的山西老乡,就是诚信的化身。

关帝庙外一块立于乾隆二十五年的石碑记载,此地离城还有90公里。正是豫晋之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重要一站。

一朝一夕,便有了供商旅过夜休息的车马店,随后一斗水便聚而成村。至今这个村子里还有“外口店”“当中店”“里头店”的地名,这三个店就是为行人歇息提供方便的车马店。现今住在李家大院、贾家大院的后人,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祖上是做什么的,但能在此处建成如此规模的宅子,十之八九有着开车马店发家的经历。

晋商衰落后,古道成为村民们下山的通道。如今,随着公路通车,这条青石古道已经完全荒废。

焦作市修武县岸上乡一斗水村,位于云台山主峰茱萸峰之侧,是一个典型的石头村。长久以来的与世隔绝,有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静谧之美。相传村名因一眼神奇的泉水而来。该泉位于村西北,二尺见方,二尺来深,一次只能取一桶水,但取之不竭,满而不溢,因而得名“一斗水”。

明清时期,晋商日复一日的由此把南方和中原区域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驮运到山西及关外。豫晋交界处的一斗水泉为往来客商提供了解渴休憩之便,聚而成村,成为这条古道上的重要一站。

郑州晚报记者 路文兵 焦作报道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大诗人王维少年时曾多次游历云台山主峰茱萸峰一带,被这里清幽景色吸引,并写下不朽名篇。

一斗水村在茱萸峰北侧,海拔1100多米,四面环山。忙牛山,桦尖山,南大山,大方山和小方山首尾相连,与南端的茱萸峰遥相呼应。远道而来的文人墨客、商贾、香客们要想登上茱萸峰,大都要在一斗水村歇歇脚,喝点泉水或者住上一夜,第二天才上山登峰。

与王维钟爱的茱萸峰比,一斗水村虽名不见经传,清幽之处却不输名山大川。由于长久以来身处太行深处,让这里有种脱俗于世外的感觉。

初秋时节,天气微凉。在绿树掩映中的石头村落里徜徉,一种超然的心境油然而生。古道边,野草已经齐腰深,无名的野花静静地开放。石头小路上,几只毛羽油光的大公鸡昂着头在散步。几条柴狗相互嬉戏追逐,吠声不时打破小村傍晚的宁静。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仿佛正是为一斗水而写。

炊烟升起,柴火的香味蔓延开来。

清炒野韭菜、凉拌野木耳、野味炖土鸡、土鸡蛋炒西红柿、大米稀饭白面馍……在石板铺就的院子里,一边聊天,一边品尝着山野滋味儿。山里凉风送爽,耳畔蟋蟀唧唧,身处此间,让人直叹犹如仙境。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闲暇时光离开城市交通的拥堵、喧嚣的噪音和人山人海的人流,走进乡野。云台山畔的一斗水村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来到一斗水,那是一定要住一下石头房的。李家大院、贾家大院如今也“重操旧业”,都改造成供游客住宿的客栈。

李家大院主人李晚富说,3年前他将祖传的石屋改造成农家乐,并为游客提供农家饭,很受欢迎。每年有上万游客来参观他的石头客栈,“多的时候,一天能有几百号人来游玩。村里的石头房就经常住满了”。

如今,寂静的山村人气旺了起来。村里的居民利用家里的老房子做起了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品农家菜,住石头房,看神奇的一斗泉。

“以前收入主要是靠到山上挖药材卖钱,一年就几千块吧。现在搞这个农家乐,足不出户一年收入好几万。没想到养活俺们的一眼泉水,如今又带活了全村子,祖上留下的石头房成了游客喜爱的香饽饽。”李晚富说。

请扫描

关注《独家责任》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2331 2015-08-27 00:00:00 四 一斗水村:古道旁涌奇泉KeywordPh“石头房成了香饽饽”美丽乡愁——河南传统村落大型系列报道之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