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光、CT、核磁共振、B超等,在临床上是医学影像检查的几种常用方法,而因其成像原理各不相同、检查手段各有所长,因此检查疾病也各有侧重。眼花缭乱的检查项目都必须要做吗?什么样的检查最适合自己?能不能用别的检查方式替代?是不是越贵的检查越好?专家在此逐一进行了解读。 郑州晚报记者 李鹏云 X光:疾病初筛首选 X光检查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检查,便于发现较明显病变的组织和结构,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其检查费用低,投照量小,适合绝大多数患者常规检查。” 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刘永生说。 适用范围:主要应用于胃肠道、骨骼系统和胸部检查,对于有移位骨折、有骨质改变的骨病、关节部位骨性病变、不透光异物存留、心肺器质性疾病、消化系统梗阻等疾病也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CT:可检查脑部疾病、肿瘤、出血等 CT的缺点是空间分辨率低,优点是密度分辨率大,所以对器质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病变部位太小,尤其是小于6毫米的病变,CT则难查出。 适用范围:急性中风等脑部神经系统的疾病检查最佳选择是CT,其中对肿瘤、出血及梗塞等病检查效果最好;其次是腹部实质脏器的占位病变,如肝、脾、胰、肾、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对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块也能显示并作出诊断;再次则是对胸腔、肺、心腔内的肿块,脊柱、脊髓、盆腔、胆囊、子宫等部位的肿块检查。 超声:可连贯动态显示脏器变化 超声诊断技术作为影像诊断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有许多优于CT、核磁共振的特点。“它不但能发现腹部脏器的病变情况,而且可以连贯地、动态地观察脏器的运动和功能;可以追踪病变、显示立体变化,而不受其成像分层的限制。”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王飞说,但超声检查的分辨率较差、误差相对较大。 适用范围:一般用于软组织检查。结合多普勒技术监测血液流量、方向,可监测心血管疾病、颈椎血流情况、肿瘤供血状况等。 核磁共振:诊断更精细且无伤害 刘永生说,核磁共振最大的优点是对人体没有损伤,它不仅能显示病变组织,还能反映活体组织功能和代谢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但费用较高。 适用范围: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如脑梗塞、垂体瘤、血管畸形、外伤等,是诊断椎管占位、狭窄、梗阻、椎间盘变性、突出的最佳检查方式。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