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8版:二七播报 记忆 上一版3
王希玲:“豫”音缭绕,情“戏”二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被誉为“豫剧第一小生”,退休后办学校传承豫剧
王希玲:“豫”音缭绕,情“戏”二七
记忆 二七故事 城市
崔增才 《梨园春》金奖擂主
徐帅文荣获小梅花金奖
胡红波 《梨园春》三连冠擂主

人物名片

王希玲:

“豫剧第一小生”

王希玲生于1944年,1955年考入郑州市豫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最高奖——第三届文华奖榜首获得者。曾任郑州市政协副主席、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文化部命名的尖子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劳动模范,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在60多年的艺术征途上,王希玲老师在70多个剧目、电影、电视剧中饰演不同个性的角色。她耻踪尘俗,大胆革新,追求豫剧的“真、深、新、美”,以《风流才子》、《情断状元楼》、《春秋出个姜小白》、《金殿抗婚》、《陆逊拜帅》等为代表,形成了“自然淳雅、清新明秀、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以小生领衔主演,第一次把豫剧小生提到了与旦角齐肩的地位,使豫剧小生行当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被誉为“豫剧第一小生”。

8月25日下午5点,在二七区长江路祥云路附近一间教室里,12岁的安徽女孩魏雪婷不停地挥舞着水袖,随着老师的手势纠正自己的姿势。

虽处暑已过,天气还是比较炎热,在唱念做打中打磨的她,小脸红扑扑,但感情很专注。她在为即将举行的少儿戏曲大赛做准备,目标是小梅花奖。她并不知道,在相隔一栋楼的办公室里,一位71岁的老人正翻着学校的彩页,夸赞着像她一样勤奋又有天分的孩子。

这位老人,也是在这个年龄,开始接触豫剧,热爱豫剧,因豫剧成名,为豫剧传承。从11岁到71岁,她为豫剧付出了一甲子的心血。她,就是被誉为“豫剧第一小生”的豫剧大师王希玲,如今培养出3000多艺术学子的“王希玲艺术学校”名誉校长。

记者 范光华 通讯员 白炎峰 陈昊

图片由王希玲艺术学校提供

结缘豫剧 苦心钻研,从报幕员到豫剧大师

8月25日下午,王希玲指着《风流儒雅写春秋》一书中的照片,回忆从童年的稚嫩,少年的波折,到出名后的荣誉加身,以及离开舞台后投身戏曲教育的点点滴滴。60年的岁月,随着翻动的纸页,在记忆中翻腾。

“刚从上海来郑州时,我还是一个满口标准普通话的小丫头,现在,一口地道河南腔。”或许是与戏曲相伴成了习惯,王希玲的口音中,多了一份豫剧中念白的韵味。

王希玲与豫剧的缘分,更像是冥冥中注定的。

她出生于上海,由于家庭的变故,9岁随母亲来到了郑州的姥姥家。11岁那年,品学兼优的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瞒着母亲去报考当时的郑州市豫剧团,面试时却“唱戏没有调、唱歌没高音”,但标准的普通话,加上跳舞与朗诵的才艺,助她成了豫剧团的报幕员。

作为报幕员,她特别羡慕在舞台上挥洒激情的演员们,因此,只要有机会就站在舞台边观摩学习。从跑龙套中的小丫鬟、兵卒开始,到15岁当主演,16岁成为六大主演之一,再到22岁荣誉加身,被誉为“豫剧第一小生”,其间的艰辛与付出,现在的她说起来,已经云淡风轻。

光大豫剧 诗书画三绝,《风流才子》扬名海内外

1991年,演出超过300余场的《风流才子》让王希玲成为风云人物,应文化部邀请赴京演出,轰动京华,被破格邀请到“亚洲传统戏国际研讨会”示范演出,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法国驻华大使说:“你的表演不但是属于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你的表演,表达了人类许许多多的感情,真是太美了,你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绝代的艺术家。”首都40余位专家学者专门召开了研讨会,其表演艺术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王希玲曾三次应邀赴台讲学、演出,被观众誉为“豫剧皇帝”。

风流倜傥、儒雅潇洒又书卷气十足的唐伯虎成为经典代表作,其中现场题诗作画被观众津津乐道。

“字如奔泉万象生”,这是《风流才子》里华太师对唐伯虎的赞誉,而王希玲老师现场写诗作画,却是“被迫”的。

“这是被著名导演杨兰春先生‘逼’出来的,在演出前20多天才开始练。”王希玲老师说,这部戏主要描写了唐伯虎追求纯真爱情的一面,体现其才华的情节不多,杨兰春先生就提出了这个想法,大胆突破。舞台上“诗书画三绝”的展示,杨老先生功不可没。

传承豫剧 创办艺校,17年培养3000多孩子

成为艺术家,王希玲做到了。她还有个心愿,成为艺术教育家,培育更多的传统戏曲传承者,现在,她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阴志勇是王希玲艺术学校的校长,1998年,他和姐夫孔维民关了生意不错的饭店,在二七区冯庄租了块儿地,办了这所艺术学校。

“是为了完成老妈的心愿,她退了之后,还对豫剧深深不舍,希望把这种传统文化戏曲艺术传承下去,作为孩子,我们出于孝心,想帮妈妈完成心愿。”阴志勇说,17年来,他从20多岁的小年轻儿变成了40多岁的大叔,学校也走出了3000多孩子,为全国各地的院团、部队文工团培养了众多优秀青年演员和演奏员,还有许多学生成为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艺术院校的骄子。

办学至今,学校已培养出了300多个梨园春小擂主,6个全年金奖总擂主,34个全国小梅花金奖。

王希玲说,好学生的影响很大,曾有个学生分配到菏泽戏剧院,该剧院有个青年演员看到其水平后,马上辞掉工作来郑州上学。来学校挑人的单位也很多,著名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裴艳玲挑了20多个学生去了新加坡,济南市豫剧团有15个指标,在全国挑学生,结果在我们学校挑走了8个女孩,还想要男孩子,但男生都让苏州昆剧院、珠海市文工团挑走了。

坚守豫剧 扶贫济困,给孤儿点亮生活希望

“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平常的,有人说我们这儿不是教学基地,快成‘擂主基地’了。”讲着学生们的成就,王希玲很是满足。

阴志勇却充满了矛盾:“当初办学校是为了孝顺妈妈,坚持了这么多年,现在为了维持运转还把家里房子抵押了,让老娘接一些演出来帮衬,为我们操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孝顺了。”

看到孩子们作难,王希玲也非常心疼,但她却说,再难,也要坚持,给喜爱戏曲的孩子们一个可以期许的未来。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肩头不可推卸的责任。

孔维民说,艺术学校现在有400多学生,共 5个专业,学声乐、舞蹈的以城市学生为主,学戏曲的农村学生居多。

“愿意学戏的孩子,不少是家庭困难的,我们看是棵好苗子就适当减免一些学费,参加一些大型的比赛活动也是学校出钱组织。”或许是童年的经历,让王希玲在传承戏曲的责任之外,更多了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

除了减免学费,学校还收养了几个孤儿。

“小擂主”郭欢欢,3岁半那年和70岁的爷爷从汝南来郑州打擂,住在医院走廊下,看他是个苗子,王希玲艺术学校就收养教育直到17岁,还给他爷爷在学校找了份工作。周金刚则是父母双亡,跟着某剧团混口饭吃,6岁被学校收养,一直到17岁毕业,现在已经在南方某文艺团体工作了。

“只要是真爱戏,我们都会给孩子机会,并且要负责任地教好他们。”王希玲说,办这个学校时,就没想着要盈利,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名师亲授、高徒成才”的方针,邀请艺术家常年担任客座教授,进行艺术交流。“有好老师才有好学生,不能糊弄学生。老师要能把戏里的道道儿点给学生,这样他们才能学得好,学得快。”

因为膝盖受伤,活动久了身体吃不消,但只要有学生参加梨园春擂台赛和小梅花奖比赛,王希玲还是会叫到办公室单独辅导,或者让孩子们去家里指导。

在安静的校园里,魏雪婷清亮的嗓音不断从教室传出,王希玲和两位校长说,再难我们也要坚守,为传统戏曲的薪火相传尽一份心力,为怀揣梦想的孩子铺就一个未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3805 2015-09-02 00:00:00 三 王希玲:“豫”音缭绕,情“戏”二七KeywordPh被誉为“豫剧第一小生”,退休后办学校传承豫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