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民踊跃来电吐槽摩的集中区域 闯红灯、逆行、超载已成寻常事 还有司机说:“骑摩的喝点酒也没人管” 招手即来,载着乘客,在车流中穿梭,或急踩刹车,或猛踩油门,或逆行而去,或无视红灯……这是市民既爱又恨的摩的。昨日,本报《郑州首次对超标摩的按机动车处罚》一文,引起广泛关注,市民踊跃举报身边的摩的集中区域,并提出不少好意见和建议。 郑州晚报记者 汪永森 张潇 石闯 文/图 现状 国贸360商场前面 闯红灯还蹭了行人 昨日上午,市民刘先生来电反映,省人民会堂门口、国贸360门口、经三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农业路与天明路交叉口东南角,摩的也很集中,扰乱了交通秩序。 由于地铁2号线道路施工,花园路原本就不怎么顺畅,国贸360商场门前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也都被当成停车场,再加上扎堆拉客的摩的堵在出入口,高峰期经常堵得水泄不通。 家住附近的陈女士说:“每天下班,眼瞅着家就在跟前,愣是半个小时过不去。你按喇叭示意他挪挪地儿,他就跟没听见似的。” “我和老伴经常带孙子来商场转悠,可过趟马路总是心惊肉跳,明明是红灯,可有的摩的载着人‘嗖’地就骑过去了。前几天我老伴还被闯红灯的摩的给蹭了胳膊,人家连停都没停,有的还是载了两个人,看着都危险。”市民柳大爷忍不住抱怨道。 丰产路经三路口 “骑摩的喝点酒也没人管” 丰产路经三路交叉口周边写字楼、商场、饭店和娱乐场所众多,很多摩的师傅在这里等生意上门。10分钟内,已经有4辆摩的接到生意载客离开。 摩的师傅老刘是一名退休工人,他说,一般干摩的这行的大部分都是退休或下岗的中年人,年纪大了,别的工作也干不了,相比其他工作要自由得多,兜兜风就把钱赚了。 “遇上堵车,坐摩的省时间,也便宜,还不晕车。”当记者问到闯红灯和走机动车道的问题,老刘哈哈一笑,“一般我也不闯红灯,有时候是确实没车,乘客也催着赶时间,走机动车道也是为了快点给乘客拉到目的地。” 一名摩的师傅还透露,骑摩的喝点酒也没人管,而开汽车就可能会被查。“干这行成本低,每天少则赚几十,多则好几百。” 二七万达门口 摩的司机身后追着拉客砍价 昨日,市民郭女士和谢先生都来电反映,大学路与航海路交叉口西南角二七万达门口经常有10多辆摩的当街拉客并闯红灯逆行。 市民杨女士说,自己和朋友逛街经常遭遇摩的司机的热情搭讪,对方往往会跟随三五米希望能够达成交易。该处摩的司机不缺生意,一天往返10多趟能挣几百元。 二七万达人流量较大,一到晚上路口不但有摩的拉客,还有摊贩占道经营,车辆行人通行都很困难。 在南三环与京广路交叉口东南角的郑州新客运南站门口道路,10多辆出租车和30多辆三轮摩的在南三环快速路立交桥下排成150米长队,两轮摩的则见缝插针地堵在了出站口处,行人车辆想要从该区域经过都得减速或绕行。 郑州新客运南站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感到无奈,虽然会对摩的进行驱赶,但效果并不明显,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 声音 坐摩的,只感到速度与恐惧 昨日早高峰,张女士没打上车,又嫌公交站牌太远,坐上了一辆摩的,“以前是拒绝坐摩的的,但摩的师傅一直追着,说会慢慢骑,不闯红绿灯。虽然协警一直在摇头示意坐摩的有危险,最后还是不好意思让人家等太久。”张女士说,从花园路黄河路交叉口附近到东建材,摩的司机开口问他要25元,一番讨价还价说定了18元。 坐上摩的后,这名司机一路闯红灯,飞快地在车流中穿梭起来,这让她感觉到了速度和恐惧。 “协警的示意,我应该听的,真害怕出事。”她说,摩的司机追求速度,是为了快速拉到下一笔业务,她则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安全问题了。 扫码加微信 坐摩的也能预约 前几天下雨时,陈寨的付女士一早微信上收到一条陌生问候,对方自称提供摩的预约服务,她才想起之前乘坐摩的时,司机曾主动要求她扫码加微信,“他说下雨了打不上车,可以给他发微信”。 通过微信或手机预约摩的,已经成为摩的司机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不少摩的司机都把附近乘客的联系方式留下,以便最早拉到顾客。 居住在大学路的张女士称,上班等不到公交又打不到车时,她会尝试着给一名女摩的司机联系,这名女司机也经常接到女性市民的订单。 “良心价”不再 摩的起步价8元至10元 市民程先生来电说,摩的现在也有了起步价,8元到10元的起步价让上班族很受伤,传说中的上班神器和“良心价”早已不复存在。 程先生说,同事从火车站西广场到中原路与京广路交叉口,摩的师傅要价10元,称是起步价,少了宁可闲着也不拉。 他从陇海路西三环交叉口到秦岭路淮河路交叉口,一名摩的司机开价就要10元,另一名摩的司机直接开价15元,他最终打的只花了10元钱。 昨日下午,郑州市政协委员白勇分析,该现象是由多种社会原因造成的。 一是城市框架拉大了,交通拥堵,打车难,社会对摩的市场有需求;二是关于摩的治理的法规不够健全,查处不够明确,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管理失调;三是来钱快,罚款数额低,违法成本很低,起不到震慑作用;四是执法取证难,执法人员在调查非法客运案件时必须取得乘客旁证,否则不能处罚摩的司机。 同时,“从事摩的非法客运的人员中,大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或生活困难者,就业途径狭窄,或兼职赚外快。”白勇说,一些入行时间长的摩的司机每天最高收入可达两三百元,成本低,收益大,造成摩的长期大量存在。 分析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