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微话题
“非诚勿扰男”逆袭不是王子复仇记
教师节,送礼不如送祝福
0909jnc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非诚勿扰男”逆袭不是王子复仇记

4年前参加《非诚勿扰》被某女嘉宾质疑“你已经从上场到现在强调了11次物质这个词,我是否可以理解为,你曾经在这个上面吃过好多的苦头”的小伙子郑钢,如今已成为一名身家过亿的“职业金融投资人”。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郑钢回到母校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捐出500万元,设立“郑钢师生奖励基金”。对于大家关心的个人问题,郑钢表示目前自己仍是单身。(9月9日《现代快报》)

这是一个颇具金庸武侠色彩的故事。原本是平凡的青年,遭遇姑娘讥讽后,忽然在数年后习得“神功”,强势逆袭。一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少年时被江湖高手种种欺压,朱九真一家甚至迫其跌落悬崖,但挫折反而成了财富,偶遇老猿得秘籍,终在光明顶一战重放光芒。但无论是武侠还是现实,梦想实现的过程诚然艰难,但梦圆之后保持平和之心更为不易。

在《非诚勿扰》节目上,郑钢曾被人怀疑在物质上吃过苦头,其实也就是暗讽他穷怕了。不过,在事业有成以后,他并没有展现出某种暴发户的庸俗心态上演王子复仇记。而是将一部分财富回馈社会,捐给教育事业。相反,联系前不久的一条新闻,湖南小伙中千万,4年时间挥霍一空,可见在财富面前不迷失自我也是一种可贵。

对正处于奋斗期的青年而言,郑钢极具故事性的崛起,像是一部励志大戏给人以角色代入之感,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但需强调的是,沉迷于郑钢的财富传奇,醉心于同样的逆袭却并不是好事。因为每一个人的道路都不一样,机遇也不一样,成就同样的故事,复制几率极低。人们更该学习的是郑钢的踏实,发挥自身长处,找准自身的路。

世上有人梦想成真,也有人梦碎一地。在郑钢传奇之外,我还曾读到过另一种坚守。据《辽沈晚报》报道,一个名叫李文宏的40多岁的文学青年,多年啃老创作,却始终没有迎来光辉。既没有如常人娶妻生子,也没有尽到一份应尽的孝心,七旬父母还要打工养家,他本人月收入仅有300元。当某电视节目听说他的遭遇,让他上节目,并推荐某文学网站主编给予其帮助,他淡然拒绝之后,却沉醉于四处上节目制造所谓的人气。这种另类的坚守与郑钢的成功形成鲜明对比。而事实上,只有把这两种故事放在一起读,我们才能读懂前行的真谛,生活之真义不在于有没有逆袭的远大理想,而在于正确认识自己,既能坚持自身的追求,又不过分陶醉于自身的幻想里。

□晚报评论员 杨兴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4886 2015-09-10 00:00:00 四 “非诚勿扰男”逆袭不是王子复仇记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