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8版:中牟播报 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六个病因引发白癜风和预防白癜风的几点建议
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留在农民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高级农艺师王素梅
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留在农民家
王素梅下乡指导工作

“往俺的棚里看看吧!”“往俺的菜地里看看吧!”“赶紧来看看我们的番茄吧,番茄生病啦”……这是每天王素梅接到的最多也是最真挚的恳请。 中牟播报 郭倩楠 通讯员 周艳丽 文/图

默默无闻 成绩出众

王素梅,生于1965年10月,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1986年7月毕业于河南省农业学校园艺专业;连年被县农委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被郑州市园艺工作站评为园艺生产及技术服务先进个人。拥有扎实的业务水平被聘为中国科协农村实用技术讲师团讲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牟分校兼职教师,“12316三农热线”兼职农业专家,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骨干专家。

她参加完成的“河南省西瓜无公害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2004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茄果类蔬菜优质无公害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2008年~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西瓜、大枣质量安全现状评价及控制技术”获得2008年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

主持编写了《蔬菜反季节栽培450问》、《新农药使用技术》、“中牟县无公害农产品(蔬菜、西瓜)生产技术规程”、“中牟县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规程”、“设施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手册”。

为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王素梅每年都结合生产实际,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共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300个,美国西芹、金棚番茄、墨玉大椒、京欣系列西瓜、丰香草莓等多个新品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

设计、引进新技术58项,多数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日光温室番茄周年一大茬高产栽培技术、塑料大棚四膜一苫覆盖越冬茬草莓高产栽培技术、西瓜肥水一体化技术、砖混钢骨架高标准日光温室建造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县无此项技术的历史空白,并在全县大面积推广。

老百姓的指南针

近几年,中牟县大棚西瓜嫁接苗发生了一种新病害:“西瓜细菌性果腐病”,该病害为种子带菌传播,严重影响了西瓜生产。病害确诊后,王素梅及时进行逐村排查病情,组织重点村搞现场培训,对所有发病的村逐村逐棚进行面对面指导,经过几年的探索、试验,研究出了一整套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一是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二是播种出苗后喷药预防;三是对已经死亡的苗棚及苗床土要经消毒后再行播种,拔出的病苗要及时深埋处理,以免交叉感染,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挽回农户损失百万元以上。

田间地头的“王教授”

王素梅的足迹遍及中牟县所有蔬菜生产村庄,她走到哪里电话号码就留到哪里。

王小刚今年52岁,家住狼城岗镇瓦坡村,家里种植了一亩地的大棚番茄。“今年俺种的番茄不知道出现啥问题了,光死,叶子萎缩还发黄,根拔出来都是黑的,手一搓皮都掉了。我赶紧给王教授打电话。王教授不到两个小时可到了。”通过症状分析,确定为根腐病,这是一种土传病害,王素梅现场写下一个药物配方,让王小刚按照配方对病害植株进行灌根治疗。“没出一星期番茄的病彻底好了,可算管用。”王小刚说。农户在蔬菜生产中遇到技术难题,不管是节假日,还是礼拜天都可以随时跟她电话咨询或者请她去地里看。很多农户把王素梅的电话写在自己的大棚上。她凭着自己“献身三农、矢志不渝”的高尚情怀,多年如一日在农村、在田头搞技术指导,充满痴情地从事她所终身热爱的事业,每到一处,农民都会把她团团围住,问这问那。大冬天里,在棚里一身汗,到棚外结成冰,是常有的事,同事和菜农们都亲切地喊她为“王教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4970 2015-09-10 00:00:00 四 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留在农民家KeywordPh高级农艺师王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