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5版:新郑播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砑枣:新郑先民的智慧结晶
“好心人如捐款,我们将全部归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 新郑大枣习俗与砑枣技艺
砑枣:新郑先民的智慧结晶
给枣树来点“挫折”,它们就会长出丰硕的果实

在中原地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汤阴石榴砀山梨,新郑小枣甜似蜜”。作为中国枣树发源地之一,新郑大枣以核小、肉厚、糖分高、香味浓而著称。新郑人在长期从事与枣有关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极其丰厚的枣文化积淀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并且创造了独有的砑枣技艺。

新郑播报 巴明星 文/图

砑枣技艺全国独特

当前,正是枣树成熟的季节。走进新郑市孟庄镇栗元史村,一棵棵“大肚子”枣树呈现在眼前,果形均匀、色泽泛红、大枣在枝头上露出笑脸。树皮砑了,枣花开了,枣树憋足劲儿冲向丰收,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是枣乡最富希望的收获季节。

“这种大肚子枣树就是通过砑枣后形成的奇特形状。”村民史松林用他地道的新郑话向记者讲述了枣农最隆重的砑枣情结。在枣树的盛花期,也就是每年的5月到夏至前夕,村民们需要用斧子在枣树的腰间砍磕出不深不浅的刀印子,俗称“砑枣”。每一棵树上至少要砍下100多斧子,砍上好几圈,一季一棵枣树将砑三四遍。

“砑枣树要掌握好技巧,既要用力得当,又要稳、准。”史松林说。

原来,砑枣树是因为夏季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枣树养分过盛,水分往上走,光长叶子和树干,反而不结果实。如果给他们来点挫折,就会长出香甜的果实。千百年的砑枣后,老枣树大都形如大肚弥勒,头顶累累硕果。

新郑市非遗办主任王健民说,新郑大枣习俗与砑枣技艺当前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枣树种植历史悠久

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1978年,在发掘裴李岗文化遗址时,发现了碳化枣核,说明当时在新郑一带,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大枣。

据《新郑县志》记载:周朝,人们就有以枣作为订婚信物的习俗。《山海经》中明确记载:在黄帝时代新郑已有从事枣的栽培活动。另外,在新郑历史上几千年前就已经流传着“桃枣荫于街”“新郑大枣誉满天下”“新郑小枣甜似蜜”的民谚。春秋时,《韩非子·外储说左》篇说:“子产退而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枣荫于街者,莫有援也……”当时郑国都城内外,街道两旁已是桃枣成行。

在新郑民间发现的汉代铜镜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的诗句。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郑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大枣产业尤为重视,新郑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成为财政部扶持的“大枣保护基地”。

创新激活红枣文化

新郑作为红枣之乡,在几千年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枣树与枣乡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种枣、管枣、用枣,变着法儿吃枣,也写枣、诵枣、唱枣、画枣,枣就慢慢进入和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步形成了枣文化。

枣乡的年节民俗离不开枣。人们对枣更多的是寄予一种希望,并把它和喜庆连结在一起,比如祝福、祝寿、贺年、贺喜的食品中必有红枣。村里的姑娘出嫁时,娘家陪送的嫁妆和被褥、衣箱里,都要塞上一些干红枣。洞房花烛之夜,婆家也有婆母、婶娘往新人住的洞房里撒上一些红枣、花生,取其谐音意在早生贵子,反映出人们对于子孙后代传承子嗣的期望和对甜美生活的向往追求。民间故事、佳话轶闻更是广为流传,赋予了枣乡人民美好的愿望。

时至今日,枣乡人民以枣为媒,广泛开展经贸活动,以“好想你”公司为首的红枣加工企业将企业做实、做大、做强的同时,红枣文化也得到有力传承。

红枣文化节成亮点

2006年“好想你”中华枣文化博物馆拔地而起,陈列了全国各地上百种红枣的珍贵标本,更有与生活相关的枣木制作的餐具、家具、农具(犁、耙)、纺车、织布机等老工具,既丰富了好想你的品牌内涵,又保留了源远流长的艺术瑰宝。

在好想你的“黄帝贡枣苑”内,树龄400年以上的古枣树有500多棵。

为了让游客更加真切体验红枣文化,好想你还于每年9月举办规模宏大的红枣文化节,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观光旅游、打枣、刨花生,领略枣林风光,享受田园野趣。

自2003年举办第一届红枣文化节以来,“好想你”已经连续举办12届红枣文化节,经过10余年的打造,好想你已经将红枣文化节打造成为集红枣采摘、文化游览、养生体验、农家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近郊生态旅游活动,成为当地一大亮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5437 2015-09-11 00:00:00 五 砑枣:新郑先民的智慧结晶KeywordPh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 新郑大枣习俗与砑枣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