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拉起磨来赛牛马,拉起水车哗啦啦,庄稼人有了它,这日子可是真得发……”昨日下午3时许,中牟县官渡镇金源社区“丹江人家”农家乐饭馆老板吕彦红身穿白色工作服眉开眼笑,手拿一把百元大钞票一边数着一边哼着曲子。2010年,为了服务南水北调工程,位于丹江口库区的南阳淅川金河镇的7200人被安置到了中牟县5个乡镇定居。从淅川整体搬迁到中牟的12个移民村,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中牟县移民局多渠道帮助和全方位服务,使移民们的日子越过越滋润。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4000元左右提高到了如今万余元。 据丹江口库区移民聚居的金源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海波介绍,社区居民住的都是统一的两层楼带独家小院,学校、卫生所、超市应有尽有。120名剩余劳动力都被安置在周边的华英包装厂、机器人厂、食品厂打工,骑上电动车几分钟就到了。中牟县移民局牵线搭桥引进了河南果蔬研究所的优质葡萄新品种,研究所保证盛果期每亩收入在7000元以上。刘海波就种植的有雨露葡萄,还承包了80多亩养殖水面,“收入比在老家多得多”。 北沟石井移民村共有272户,1111口人。2011年10月在官渡镇政府和中牟县移民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与河南瑞亚牧业有限公司合作,流转土地1066亩,主要用于奶牛养殖、生态牧草种植及无公害莲藕种植,截至目前,村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500元增加到8600元。村民无不兴高采烈:“新家这里发展就是快,和老家相比,变化真是翻天覆地!”一村民跟记者说起现在的日子,乐得合不拢嘴。 郑州晚报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张效强 周世正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