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20日是第2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宣传主题为“定期口腔检查,远离口腔疾病”。中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5~44岁的人群平均每人有4.5颗龋齿,患龋人群中未经治疗者高达90%,民众普遍存在“牙疼不是病”的心理,从而延误了治疗,导致口腔疾病治疗率极低。 郑州晚报记者 蒋晓蕾 调查 1/4学生存在口腔问题,具有遗传性 昨日,记者从诺贝口腔门诊部获悉,该院近日对市区部分学校的学生口腔健康体检情况进行了汇总,发现1/4的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口腔问题,其中包括龋坏、牙龈炎、牙齿不齐或前凸等。该门诊部负责人王安亭称,学生的牙齿问题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有一名学生经常口腔溃疡并伴有蛀牙,他说自己很喜欢喝可乐,有时候睡觉前也喝、喝后还不刷牙。王安亭说,牙龈炎主要是因为口腔不清洁造成的,只要认真刷牙漱口,就可以解决问题。 同时王安亭提醒:“一个家庭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相同,家庭成员的口腔健康就会相互影响。同时,口腔健康也有遗传性,比如父母的牙齿容易患龋齿,孩子的牙齿也就容易有蛀牙,而牙齿畸形的遗传性更明显。” 误区 口腔健康意识淡薄,牙疼才去看医生 “牙齿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但是我们有些人往往没有给牙齿足够的重视,牙齿好的时候不在意,有小病了就硬扛,等牙齿疼得不行了才捂着嘴巴冲进医院,痛苦地张大嘴巴躺在牙椅上,而这时医生唯一能做的就是修理残品,或修修补补,或把不能修补了的牙齿拔掉。” 王安亭强调,定期口腔检查非常有必要。龋齿等口腔疾病早期不易察觉到,定期做口腔“体检”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既能节省未来大量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又可免受疾病的困扰。比如龋齿,早发现、早治疗即可在无痛充填中使牙齿得到保护,又可避免龋齿发展到牙髓炎后的“抽神经”之痛。定期检查把“治已病”提升到“治未病”的高度和水平,对促进口腔健康很有意义。 建议 不同年龄,牙科检查侧重点也不同 郑州植得口腔医院院长刘明舟称,不同年龄的人,爱牙护牙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六七岁的孩子要定期到口腔做专科普查,保护好新萌出的恒牙。特别是六龄牙容易蛀,完全萌出后要及时做窝沟封闭。 12岁左右的孩子,如果牙齿有明显畸形,则可考虑做正畸,美观也是对牙齿的保护。 成年人主要检查是否有龋齿及牙周炎。一年一次的定期洁牙也是成年人保护牙齿的最好方法,洁牙的同时还可以发现潜在问题。 对老年人而言,牙缺失是主要的口腔问题。牙齿缺失不仅影响人们的口腔健康,更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有着严重影响。因此,缺失牙要及时修复,并且修复方法还要合适、科学。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 “郑州晚报TOP养生” 微信公共账号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u/2276442871 制图 董思秀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