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4版:登封播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晚报》部分社区报官方微信
牛无双翼不会飞 发现失踪要报警
绝壁之上“蜘蛛侠”
受伤卧床终不悔
平时停车场 战时避难所
本周末可来嵩山品香、论香
嵩阳书院书声琅琅
国学学习氛围浓厚
登封一摩托三轮车自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绝壁之上“蜘蛛侠”
受伤卧床终不悔
捐款现场

绝壁之上“蜘蛛侠”

受伤卧床终不悔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9月12日,一首《爱的奉献》响彻登封迎宾广场,1元、10元、100元不断被塞进爱心募捐箱。“我还有11块,都捐了。”脑瘫患者张晓晓开着电动三轮车再次返回募捐现场,默默竖起大拇指,费力地表达着要把身上所有钱都捐给心中的英雄。是什么让大家纷纷驻足流泪?是什么让本性之美一次又一次翻越了地域隔阂之墙?记者打探得知,在历经52个小时的“9月3日药堂峰大救援”中,登封救援队雨中飞檐走壁,两名队员“刀尖”和“医之苑”不慎受伤且伤势严重,急需救治。截至募捐结束,登封市志愿者协会募集善款24000元整,并将善款送达两位受伤队员手中。实习生 高鹏敏 文/图

他原本有个幸福的三口之家

聪明活泼的孩子、温柔贤淑的妻子、忠厚老实的丈夫,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因“刀尖”的受伤全部被击碎……记者在新密市骨科医院见到参与救援的受伤志愿者“刀尖”时,他双目微闭,脸色蜡黄,缠满纱布的左腿紧贴在病床上,动弹不得,输液架上的药水滴滴答,已快见底儿。相比被亲朋好友围得水泄不通的邻床病友,“刀尖”的病床前,没有嘘长问短,格外冷清。

今年38岁的“刀尖”,名叫李世民,新密人,是一位淳朴的农民,平日里在工地打些零工,妻子在照看孩子的同时靠零工补给生活。

9月5日,在驴友群里得知药堂峰驴友被困,救援急需增援。大雨袭城,他二话不说收拾东西乘客车几经周转奔波近百里,赶至登封救援现场。山路陡峭狭窄,路滑泥泞,在一处6米绝壁转弯处,他伸手帮助身后来自郑州的救援队员时,所背给养太重沿崖壁失足坠落。救人心切的他不顾疼痛,自己一人顽强下撤,因伤口过疼,被赶去的救援队员轮流背出,送往登封市医院后诊断为膝关节粉碎性骨折,打过石膏后转至新密市骨科医院进行手术。

病床上刚手术完的“刀尖”面色苍白,当记者询问他身体状况时,他强忍疼痛坚持要半坐起来,密密的汗珠瞬间布满了额头。记者从他细微的声音中艰难地得知,年轻时热衷于登山的他与嵩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参加登封救援队十几年来,参与大小救援活动不计其数。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这对本不富裕的家庭犹如晴天霹雳。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家,现在没了经济来源,还要负担高额的医药费,担子全落在了妻子一人身上。“以前妻子不理解不愿让我去冒险,我说这是救人的好事。现在我受伤住院,她送完饭后就赶忙去上班了,没有怨言,挺难为她的。”话语间“刀尖”的两眼已噙满泪花,颤抖地低声讲完,便扭过头,尽量不让我们看到他湿润的眼角,身体虚弱的他显得很是疲惫。

他把行善当做快乐之事,而今依旧乐观

和“刀尖”一样,正在郑大一附院住院治疗的57岁郑州探险队队员“医之苑”,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救人治病、行医济世是他追寻一辈子的快乐之事。年轻时,他热爱家乡也不断回馈着家乡,为家乡捐桥修校、开挖水池。如今作为救援队的随队医生,依旧将爱心救人放在第一位,当天身在外地的他加急赶回,作为后备力量为山上送救援增用电锤,道陡路滑不幸坠落受伤。

“一根绳一条命!我们这是兄弟好感情。”年过半百的“医之苑”说起自己的伤,呵呵地一带而过,“现在这种义务救援还处在一种空白,这是行善的好事,我愿意去做。”这位老人,面对小臂的骨折、脾脏破裂出血和臀部的大面积瘀血,乐观地说:“这是4条人命啊,值!”然而,他的主治医生则表示,若不能及时抽出瘀血,将导致皮下脂肪坏死。

“‘刀尖’他们为救下被困者,先人而后己,真是牛人中的‘二傻子’!” 登封志愿者张华伟谈起两位受伤队员泪雨凝噎,“他们自发义务救援,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生命、拯救生命!”没有一个生命可以孤立地活下去,面对高额的医药费,两位“蜘蛛侠”的后期治疗又该如何进行,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6356 2015-09-17 00:00:00 四 绝壁之上“蜘蛛侠”<BR/>受伤卧床终不悔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