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14日下午,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中牟一高)召开郑州市特色化高中建设中期评估座谈会,副校长贾付枝就中牟一高学科特色化高中建设工作从六个方面向各位与会领导作了详尽的汇报,明确了学校在此项工作上的基本定位是围绕建设学科特色高中的指导思想,主张坚持阅读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有意而无害,二者并不矛盾。积极倡导全体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使师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不断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让其具有完美健全的人格,形成深层的人格魅力,进而提升学校的形象,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构建“以读育人”人文特色学校。郑州市教科所所长孙海峰就一高学科特色化高中建设提出了特色项目——项目特色——特色学科——特色学习的建设思路。“读书的好处的呼声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停止过。人们通过读书可以获得的最明显的一件东西就是知识,而知识是人们从愚昧走向智慧的不可或缺的东西。建设学科特色高中最终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牟一高校长吴发强说。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播报 李淑娟 通讯员 闫玲玉 魏山虎 姚慧 李雪玲 文/图 一所世纪学校:十五年阅读手不释卷 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1932年建校,至今已有82年的建校史,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图书馆藏书近24万余册,大型阅览室2个,小阅览室6个。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常态,培养学生成为终身阅读者。从1999年起,中牟一高学校语文学科开始实施“语文实验室计划“,大胆尝试语文课程改革,将阅读搬进图书馆,让学生走进阅览室。经过15年的实践与探索,中牟一高语文阅读课从形式到内容已初步形成独有的特色。记者采访了解到,中牟一高图书馆从各类书籍、杂志的栏目设计,佳作推荐,名著采英,阅读鉴赏等,均从中学生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不搞花架子,不追风逐浪,坚持指导阅读、开拓视野、启迪思维、熏陶感染的特色,使学生读有兴趣,读有快乐,读有收益。“高一新生从进校那一天开始了阅读,一直读到高三毕业。” 副校长贾付枝说。 阅读伴随成长:为青春年华打上烙印 9月14日下午,记者在中牟一高二楼阅览室,正赶上1809班的阅览课。整个阅览室内同学们十分活跃,大家积极来到书架旁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或是开心的向别人介绍自己以前读过的书籍。语文老师潘志辉告诉记者:“阅读课堂气氛很好,同学们都很积极。这种授课模式比单纯的讲课要好很多。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阅读少、经典知道的少,作文写起来不免就很空洞。开设阅览课,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性格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进一步深化也就是可以增加学生的幸福感。”高一新生李佳璇说:“平时学习很紧张,大家都没有时间看书,这个课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记者问起阅读课是否影响正常学习,“不会,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课,而且对我们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这个课对我们的性格形成也是有帮助的,就好像平时,不想学或者心情不好什么的,想到书中的人物就找到了精神支柱。”李亚茹说:“阅览课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多素材,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阅读伴随我们的成长,为我们的青春年华打上烙印。” 围绕课程建设:养成学生阅读良好习惯 据了解,中牟一高以不同年级的学习特点为依托,设置不同的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善读书的阅读习惯。主要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兴趣促阅读,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领悟读书的真谛。形成不以单纯的应试为目的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建立了以高一、高二、高三为单元,分别建立课程目标的课程体系,采取文本阅读、名著导读、语文活动等实施方案。该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方案和整体规划。精选指导教师成立项目研究小组,形成结构合理,有较高道德修养,较强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服务团队,具体组织、实施、推进学科特色建设。将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培养格局。同时学校做出了建立读书制度、明确读书主题、创新读书形式、健全读书评价体系、坚持活动推进的科学规划。以积极有效的方式鼓励学生阅读创作。据统计,今年新入学的高一新生目前在校阅读量保持在每周的摘抄字数不少于1600字。 课堂内外阵地:教育必须扩大阅读界面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阅读是中学生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一,在语文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中,阅读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构成基础。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校确立了方法指导——鉴赏评价——延伸拓展——读写并举四个层级。打造“指导课、欣赏课、写作课”三种培养模式。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以读促写整体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文化素养。以“活动推动”为渠道,结合学科特色建设系列活动要求,围绕社会热点,利用“五四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春节”等节假日,集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家级、省市级征文活动。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语文实践活动、演讲辩论活动、创办文学社团和校园期刊、读书、活动特色活动等促进学生积极阅读。 实现书香校园:提升特色完善阅读模式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书籍好比食品。读书使人充实。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记者在中牟一高采访了解到,为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严格保障项目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各种阅读场所,拟建成师生电子阅览室2个,内设电脑180台。学校为每个班级设立了班级图书柜,班均200余册。走进学校,教学楼板墙上,楼道、走廊、图书馆、阅览室墙壁上随处可见与读书相关的壁画、名人读书名言、警句,让文化氛围与艺术氛围共存。 有专家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继承反思了十五年的实践经验,将更好地完善阅读模式、提升学科特色内涵、克服教学条件限制、开阔阅读空间,要让师生以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填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享受阅读的乐趣,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 中牟一高校长吴发强说。 □新闻链接 “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2015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如是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十八大报告也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