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2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逾6万辆黄标车
强制注销
强化督查 强化问责
确保不出现焚烧污染
百亿财税润新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百亿财税润新城

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覃岩峰 侯爱敏 柴琳琳

新型城镇化的郑州样本

财税收入篇

核心提示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样本,郑东新区走过了怎样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什么样的发展?在哪些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和所属媒体官博、微信及全媒体集群,联合推出“数字看东区·新型城镇化的郑州样本”大型系列报道。

今日刊发财税收入篇,明日刊发投资建设篇。

财政税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各产业齐头并进,特色产业多面开花,成就了郑东新区的繁荣和财税收入的迅猛增长。

日新月异的郑东新区,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郑东新区全口径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5815万元起步,在2004年至2006年间均保持了三位数增速。其中,2004年全口径财政收入为1.34亿元,增速130%;2005年为4.93亿元,增速达到269%;2006年为17.44亿元,增速为254%;到2010年突破百亿,达到101.34亿元。截至2014年底,全口径财政收入接近150亿元,达到149.6亿元。

伴随着金融、电子信息、房地产等各种业态的快速成长,郑东新区税收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数据显示,2003年全口径税收不足亿元,只有5748万元,到2004年已经达到1.1亿元。2006年攀升至5.52亿元,2007年为12.79亿元,2012年达到65.44亿元。2013年成为郑东新区税收的关键节点,当年10月底,全口径税收突破百亿元,达101.86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省内多数地市,郑东新区也因此成为建成区超百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税收逾百亿的“三百城区”。更值得一提的是,从2013年开始,东区金融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2013年金融业全口径税收完成28亿元,占全区全口径税收的24%;2014年完成41亿元,占全区全口径税收的30%,同比增长46%。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郑东新区全面建设的过程,也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节节增长的过程。2003年,全区公共预算收入为5722万元;2005年突破亿元,达到2.18亿元;2009年,实现由个位数到两位数的转变,达到10.39亿元;仅仅一年之后,2010年再上新台阶,达到22.09亿元,实现翻番;到2014年底,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8.22亿元。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7629 2015-09-23 00:00:00 三 百亿财税润新城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