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9版:2015郑州航展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晚报社区报大家庭
上街区抢占通航产业发展制高点
科学规划试验区蓝图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上街区抢占通航产业发展制高点
科学规划试验区蓝图
振翅欲飞(资料图片)

上街区抢占通航产业发展制高点

科学规划试验区蓝图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上街区应时而动,借势而为,依托上街机场、人才储备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通航产业。现如今,位于上街区的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也成功助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振翅翱翔”。

《郑州通航试验区总体规划》于2014年6月25日获得郑州市政府正式批准。试验区核心区规划面积21.3平方公里,以通航制造、通航运营、通航服务三大板块为重点,以打造“全国领先的通航经济示范区,中原经济区通航服务中心,通航特色产业基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要组成部分”为功能定位,布局了机场跑道、维修服务、教育培训、飞机组装、零部件制造等功能区。

该规划确定,通航试验区将按照“一核两心、一脉三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进行架构。

“一核”:机场功能区,约5.5平方公里,为机场运营区及与机场运营紧密相关的空侧用地。“两心”:分别为通航服务中心区,以通航服务业高端服务为主;公共服务中心区,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一脉”:沿枯河及枯河西支形成贯通规划区的绿脉,将生态空间引入城镇空间内。“三轴”:沿莲花街、洛宁路形成城镇拓展的主轴线,沿淮阳路形成城镇拓展的次轴线。

“多组团”:以主干路为界,结合区域功能形成的若干组团。

围绕这一空间布局,通航试验区将以通航运营、通航制造、通航服务为主导产业,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上街区打造成为国际公务机网络在中国的重要服务平台和全国商务人士首选的通航服务中心。

同时,通过打造国际公务机网络在中国的重要服务平台和全国商务人士首选通航服务中心,使郑州成为全国通航经济发展的领军城市。

准确定位规划郑州通航蓝图

夯实基础推进通航产业发展

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为通航试验区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目标,上街区强化要素保障,通过成立工程指挥部、建立周例会督察机制、县处级领导分包机制、工期倒排等措施,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近20亿元用于核心区路网、生态水系、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以及合村并城等项目建设。对试验区内5个村庄进行了整体搬迁,村庄占地全部调整为建设用地,保障项目入驻。铺设供电、供水管网7千米,建成11万伏变电站1座。如今,试验区已形成了“七纵三横”的路网格局,达到了“七通一平”的企业入驻标准。

围绕构建通用航空产业集群的工作目标,上街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战略,截至目前,已有郑州啸鹰、河南永翔等35家通用航空企业在通航试验区落地发展,机队规模达37架。今年以来,总投资6.1亿元的河南大地飞机维修项目,总投资3.6亿元的河南丰荣飞机维修项目,总投资5.5亿元的河南三和通航飞行器研发与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中国气象局飞机人工增雨和科学实验郑州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北京金都通航运营基地项目等5个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主导产业的快速培育为通航试验区积蓄了发展的后劲。以郑州啸鹰飞机组装与试飞基地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通航制造业。2014年12月29日,啸鹰穆尼飞机“郑州1号”在郑州通航试验区下线。依托河南大宇、河南永翔等通航公司,积极开展航空培训、应急救援、航空运动等运营业务。大宇国际飞行俱乐部已连续两年与美国、加拿大等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协议,每年向国外输送飞行员进行培训,截至目前已培养飞行员70多人。

上街区委书记宋洁对记者说,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上街区将持续加大“郑州航展”培育力度,力争使之成为飞行者的乐园、业内人士的交流平台、各类飞机的展示平台。下一步,上街区准备依托“郑州航展”品牌,建设航空旅游项目,常态化吸引游客观光体验,形成以航空旅游为核心的文化展览产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8424 2015-09-25 00:00:00 五 上街区抢占通航产业发展制高点<BR/>科学规划试验区蓝图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