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8版:豫文乐 上一版3
“半个娱乐圈”
明星都去了
白俄罗斯
女记者获诺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15年度
诺贝尔文学奖昨天揭晓
白俄罗斯
女记者获诺奖
唉,村上春树又陪跑了

2015年度

诺贝尔文学奖昨天揭晓

白俄罗斯

女记者获诺奖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8日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记者、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词称“她的复调作品是对我们时代的磨难与勇气的纪念”。诺贝尔文学奖多年大热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陪跑,自2009年以来,他已连续7年被视为该奖的热门人选,但均没能获奖。在全球最大规模的博彩公司立博集团公布的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单上,村上春树以1赔6位列第二。

“她早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她的作品已在19个国家出版,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等。本月,她的两部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和《我还是想你,妈妈》也将在中国出版。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曾多次获奖,包括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13年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和平奖等,去年,她还获颁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

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为其授奖时曾称:“她自己创造了一个将在全世界得到回响的文学门类,必将掀起证人与证词涌现的浪潮”。瑞典资深专栏作家梅·斯文森也曾公开表示:“她早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作品关注的焦点永远是人

阿列克谢耶维奇并非按照正式的历史文献来描述历史,而是从个人经历、机密档案以及从被忘却、被否定的资料中挖掘,她关注的焦点永远是人,探索人的心灵是她与其他作家的区别之一。她成功地表现了一代人的茫然和恐慌,作品触动人的内心深处。比如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中,阿列克谢耶维奇用3年时间采访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的幸存者们……每个人不同的声音里透出来的是愤怒、恐惧、坚忍、勇气、同情和爱。为了收集到这些第一线证人们的珍贵笔录,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自身健康安危抛之脑后,将他们的声音绘成一部纪实文学史上令人无法忘记的不可或缺的作品,并藉此期盼同样的灾难绝不再重演。

传记文学体裁帮助她获奖

可以说,无论是媒体还是各大文学论坛,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关注并不多。因其作品数较少,目前不超过10部。此外,她的作品在西方世界影响力不大。而且身为一名纪实记者,其著名作品基本上是对重大悲剧性事件当事人采访稿的合集,更类似于“口述史”,作者个人的存在感非常微弱。不过,自2013年以来,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多有瑞典语译本问世,包括《最后的见证:失去童年的孩子们》,也为其获奖增添了不小优势。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另一优势大概是其作品体裁——传记文学。只因上一本非虚构类作品获得诺奖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1953年丘吉尔以《二战回忆录》获此殊荣。

本报综合报道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9847 2015-10-09 00:00:00 五 白俄罗斯<BR/>女记者获诺奖KeywordPh唉,村上春树又陪跑了2015年度
诺贝尔文学奖昨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