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有一种爱,叫"王宽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为什么他们眼里饱含泪水?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北京晚报、辽宁卫视、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王宽家”
为什么他们眼里饱含泪水?
郑州最有爱心故事引发媒体人热赞
“‘王宽家’的爱有来有回,像是形成了温暖的环流”
“在爱心里长大的孩子们,一个个成了爱的使者”
孩子们小时候,王宽给他们洗澡
北京晚报记者采访结束,给王宽夫妇与王海龙拍下合影
今年国庆假期,王宽家的孙子孙女们都来了,他们像小时候一样合奏,海龙唱起《时间都去哪儿了》
王海龙小时候喜欢唱歌,兄弟姐妹是最好的听众
孩子们小时候,王淑荣带领他们在大石桥为群众义务演出
老大汪海波和老四汪雯是同一天生日,他们被接到郑州生活的第一年,王宽家给他俩过生日,两个孩子都是第一次见到生日蛋糕

郑州最有爱心故事引发媒体人热赞

“‘王宽家’的爱有来有回,像是形成了温暖的环流”

“在爱心里长大的孩子们,一个个成了爱的使者”

《北京晚报》的记者来了!辽宁卫视的记者来了!河南电视台、河南报业等各省级媒体也不约而同地赶来了……

他们都被两周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及郑州各媒体连续推出的《有一种爱叫“王宽家”》系列报道所吸引、感动,想来表达对“王宽家”这个“最有爱心的家庭”的敬意,想来倾听这个温暖的郑州故事,想来弘扬这种厚德尚善的河南精神。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随同采访,再听“王宽家”的故事,依然感动不已,现场各地各媒体的记者们同样经历了心灵的洗礼。采访后,他们纷纷热赞“王宽家”演绎了“最温暖、最有爱心的城市故事”,抚孤育人17年,“王宽家”所涵养而成的人间大爱感人肺腑,所积善而成的人生大义令人佩仰,让记者们不禁肃然起敬,采访中不少记者眼里饱含热泪。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石大东 董黎 李娜 张翼飞 秦华/文 张翼飞/图

翻开王宽家相册

还有这么多动人故事

大爱至慈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月13日,《北京晚报》记者白更从北京慕名来到王宽家采访,他觉得,所谓收养,是把别人的子女收为自己的子女来抚养,尤其是收养已长成幼童的孤儿,都多少会有一定的条件。比如要求被收养者更名改姓,比如忌讳被收养者与原亲属保持亲缘关系等,显然王宽夫妇的17年养孤之举完全不是这样的。

Q

A

《北京晚报》记者白更问王宽:“您从开始就没想过把孩子们据为王家的后人,他们不但保留了自己的原姓名,您还经常带他们回老家看望各自的亲戚,这种养育,是更纯粹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慈和博爱!这些年付出那么多,养大了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后悔吗?值吗?”

“我们没想过为什么,也从来不后悔,更没考虑过值不值。既然我遇到了这些孩子,他们的苦难我不能漠视不管。”王宽想了一下补充道,“如果一定要细想个原因,我想是因为我知道自己这个国家一级演员是党培养的、是人民哺育的,看到父老乡亲有难处,我的心里比他们更难受,无论如何也不能袖手旁观!”

他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在饥饿的年代,当上豫剧演员后能每顿吃饱饭了,是人民对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养育了他。

1956年,他加入西藏豫剧团,在青藏的雪域高原上整整唱了26年。对党培养的感恩之心和建设西藏的艺术热诚,让他和妻子王淑荣始终和群众心连心。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人民情结”。

所以,当1998年,他们分别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二级演员在郑州退休后,他们最放不下的还是父老乡亲,而当他们回到老家河南周口淮阳县郑集乡贺庄村,先后遇到了那些失去父母、孤苦无依的孩子时,这些孩子就成了他们最放不下的牵挂。

收留他们、养育他们,王宽和王淑荣甚至没有商量一下,他们觉得那就是他们该做的。

大爱至慈。

给一个家

而不是城市的屋檐下

把6个孤儿的养育重担,坚定地挑上肩头的那一年,王宽、王淑荣已年近花甲。

Q

A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朱勇问:“按年龄,两位老人自然该是祖辈,对那些曾经无人抚养的孩子来说,有了你们两位爷爷奶奶已经好很多了,您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已经成家、有了各自生活的儿女分别当这些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呢?”

王淑荣老人眼角又涌上了泪花:“因为光有爷爷奶奶还不够,他们也需要爸爸妈妈啊!”她一想到孩子们当初个个“小可怜儿”的情状,总是潸然泪下。

王宽解释着老伴话里的意思:“孩子们来到我们身边,吃饱穿暖没有问题了,但我们想要给孩子更完整的爱、更完整的家庭,别的孩子有的,我们希望这几个孩子也有。他们有了爷爷奶奶,也应该有爸爸和妈妈,才能享受到圆满的天伦之乐。”

两位老人的苦心,是想给这些童年就沦为孤儿的苦孩子一个真正的“家”,而不是仅仅提供温饱的、寄养借居的“城市的屋檐下”。

河南广播电台综合频道记者程冰冰感慨,不能想象,在郑州这个中原都市里、城市化的小区中,有这么一家人,老人带着一大堆孩子,睡在东北式的、农村式的大通铺上——“王宽家”发明、独创的大长床——入夜,曾经孤苦的孩子们,如今有了可依偎的亲人,爷爷陪着男孩子们,奶奶则搂着那些小姑娘睡,他们梦里有了甜甜的笑。后来奶奶被她们染了一身虱子,爷爷奶奶开展灭虱卫生运动,忙活了十来天,从此,他们就都成了干干净净、笑容幸福的“像个宝”的孩子。

爸爸妈妈也经常回家陪伴他们,还为他们买来各种日用品,最小的汪欣兴奋地跟小伙伴说:“以前我没有一件毛衣,现在我一下子有了6件!”

汪雯说,以前没有过过生日,到郑州后她生日时,奶奶做了一大桌菜,还买来了生日蛋糕。“我从来没见过生日蛋糕,更不用说吃过!”回忆当时的感动,她仍然泣不成声。

他们有家了,一个有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的家。

茶楼卖唱

老艺术家为养育孤儿舍名舍命

Q

A

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陈贞君边采访边拭泪,她问王宽:“为了养育这么多孩子,你早出晚归,茶楼卖唱,甚至积劳成疾,多次病危,都没有想过放弃吗?”

王宽说:“没有,我不会也不能放弃。”

那近十年茶楼卖唱的日子,苦得让他们不想回忆。

风风雨雨几十年很少落泪的王宽,那段日子好多次老泪纵横。难啊,从来没有那么难过,孩子嗷嗷待哺,上学生活处处要钱,靠老两口的退休金支应,已捉襟见肘。

他想到了去茶楼卖唱,但迈出这一步也难——在灯光辉煌的国家舞台上,受人尊重地唱了半辈子,如今要像街头艺人一样,在茶楼向人卖唱,如何低下这个老艺术工作者的身段?如何面对别人的轻贱?他都不敢想。

但他还是决定去了,为了孩子们,他觉得他得舍下这个脸面,这个“名”。

于是,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一晚上串好几个茶楼,风里雨里的辛苦不怕,他怕的是没人点单。有时候,他唱到半夜,刚回到家躺下,接到电话有人点他的戏,他就马上又穿衣起床,蹬上车子就赶去了,就为了那“唱一板60元”的微薄收入。但有时候,一夜苦等,却坐冷板凳“剃光头”。天亮时,回到家,他会偷偷喝上几口闷酒,任眼泪流一会儿,熬了一夜的疲累似乎都感觉不到了,只感到心里揪得慌。

王淑荣说,其实这些她都看在眼里了,但只能默默伤心:发愁孩子,心疼老伴——舍下“面子”唱茶楼已经是“舍名”了,难道还要这么奔忙“舍命”吗?后来,王宽病倒多次,其中3次被下“病危通知书”。

直到今天,王淑荣提到老伴那几次险象环生的抢救就觉得后怕,更让她忍不住泪流的是王宽在心脏搭桥手术醒来后说的话:“快去安排好孩子们上学,别耽误了他们!”

爱如环流

“王宽家”演绎最有爱心的家庭故事

辽宁卫视拍摄组的记者感慨,郑州报业将这个故事叫做“王宽家”是含义丰富的。他引述了《郑州日报》在9月30日的首篇报道中写的:

如今,“王宽家”不是王宽一个人,也不止是一直陪伴他的老伴在演绎这样的大爱了,他们还和他们养大了的曾经的孤儿们一起,聚合成更大的正能量,向身边、向社会、向更多的人,传递出更多的爱的温暖。

他们用17年含辛茹苦“幼人之幼”的良善之心,养大的岂止是那些失怙失恃的幼儿,更是养大了“爱”:长大了的他们,以“长大”的爱心和能力,报答着社会,帮助了他人。

媒体人热赞

“王宽家”的爱有来有回,像是形成了温暖的环流,“在爱心里长大的孩子们,一个个成了爱的使者,他们知恩报恩,他们乐善好施,他们扶危救困,他们助残济贫……‘王宽家’成了爱的泉流、爱的源地、爱的代名词。”

去年冬天,“王宽家”在郑州紫荆山公园义演,为无钱医治白血病的病童小帅可募集12000多元;后来又为1岁7个月的白血病患儿小俊哲捐款;为“有难好人”刘东兴募集万元善款;王宽夫妇的外孙王海龙自己本身是重病在身的“渐冻人”,却把自己在咖啡馆驻唱挣的第一笔工资捐给两个街头偶然认识的渐冻症病友……

在郑州,“王宽家”就像爱的发光体,像温暖的源泉,一直并将继续演绎这最有爱心的家庭的动人故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90898 2015-10-15 00:00:00 四 为什么他们眼里饱含泪水?KeywordPh郑州最有爱心故事引发媒体人热赞
“‘王宽家’的爱有来有回,像是形成了温暖的环流”
“在爱心里长大的孩子们,一个个成了爱的使者”
北京晚报、辽宁卫视、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王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