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4版:新郑播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凡人小事:
“打礼花”的小炉匠
老年模特队平均年龄50岁
似少女魅力十足摩登时尚
做人民调解员
帮扶困难群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做人民调解员
帮扶困难群众

做人民调解员

帮扶困难群众

优秀党员风采

今年39岁的王文戌是新郑市司法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基层科科长。到司法局工作之前是一名军人,在部队锤炼出来的过硬素质,让他以饱满的热情和无比的干劲应对新的挑战、实现新的超越,在司法行政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公民道德规范。2014年他被河南省司法厅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员。

加班加点干工作 努力学习提升自己

王文戌说:“当今时代既是一个飞速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既要专业,更要多能。并力求在领域上求一个‘广’字,在形式上求一个‘活’字,在效果上求一个‘真’字。”

作为司法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和基层科科长,王文戌始终抱着对上级组织、对基层群众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和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一门心思干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

为了保证每天能够多办理一些案件,王文戌都会提前一个小时来单位。“很多来办理案件的市民都来很早,我来得早点他们就不用等太久,而且还能每天多办几件案件。”王文戌说。

贴近群众勤奋敬业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王文戌介绍,司法局基层科担负着社会管理创新、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基层司法所建设等任务。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在部队养成的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流于形式,不搞表面文章。

在协调两个中心工作时,为了保证完成工作,王文戌始终敢于吃苦,顾全大局,勇敢担责任。后来司法局为将司法行政工作全面融入网格化管理,成立了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小分队和特殊群体帮扶小分队,王文戌负责两个小分队的活动安排协调。

2008年,是新郑市实行专职人民调解员制度的第一年,王文戌和科室的同志们一起,制定专职人民调解员选聘方案,规范选聘程序,在全市349个行政村(居委会)选聘了1047名懂法律专业知识的群众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其间,王文戌用两个半月时间走遍全市300多个行政村调查研究,与人民调解员座谈,摸清新郑市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及人民调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写下了《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创新安置帮教机制 为特殊群体撑起一片天

王文戌告诉记者,新郑市有帮教期内的刑释解教人员1000多人,存在人数多、就业难、思想不稳定、生活压力大等特点。只要发现帮教对象思想有问题、生活困难等情况,尤其是对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不讲出身状况、文化程度,他都一一接待、主动协调解决其困难和问题。

王文戌说,几年前帮助薛店镇一名判刑四年的马某申请了救助资金,帮助他学习装修技术。现在马某已经成为一名带领20多人的小老板,在广州做装修工。不久前马某儿子结婚还邀请王文戌去参加,感谢他给了他一家生活的希望。王文戌说:“看到他们好,我也是内心热乎乎的,即使平常工作时辛苦点,心里也是美的!”

2012年是新郑市社区矫正工作启动的第一年,对于这一新生“事务”,新郑市没有成功经验可循。王文戌和科室的同志们一起调查研究,查找资料,积极与相关单位部门联系,写下了新郑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情况汇报,起草出台了《新郑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为我市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依据。

王文戌说:“我提倡教育为主、惩戒为辅宽严相济的矫正措施,大力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接受矫正,早日回归社会。大部分的社区服刑人员是青年人,他们的一生还很长,还需要走向社会生活,教育的方式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至于让他们受到自尊的伤害。给他们合理的矫正,让他们有重新学好的机会。”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91164 2015-10-16 00:00:00 五 做人民调解员<BR/>帮扶困难群众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