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比“9元机票”更重要的是差异化服务
淡看“火腿香肠可致癌”
愉快和它们“做朋友”
“快忘了老公长啥样了”为何走红网络
1028xxgg
f1015gbjzth
f1027tzbkth
f0924hnwqth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淡看“火腿香肠可致癌”
愉快和它们“做朋友”

淡看“火腿香肠可致癌”

愉快和它们“做朋友”

世界卫生组织的分支部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肉类可能致癌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报告。该机构将热狗、火腿等加工过的肉制品列入第一类名单。省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陈惠斌指出,在日常饮食中应少吃,但是并不是吃了就一定会得癌症。

(相关新闻见今日本报A13版)

我国民众有食用火腿、香肠、咸肉等加工肉制品的传统,有些山区农村还大量食用腌制或烟熏肉类。若从防癌的角度看,这些习惯也许应该有所改变,报告对于民众的日常饮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可见,如何理解和看待这一结论,是相关企业、餐饮单位以及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话题。

首先应该看到,加工肉制品特别是腌制肉类食品具有一定的致癌性,这一点早就是社会共识,其致癌的机理也被业界证实,此次世卫组织仅是将之进一步明确而已。用理性和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一结论,它对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提升社会的防癌能力都不无裨益。

其次,喜好腌制或烟熏肉类食品,固然与多年的习俗有关,但初始的原因,则是因为在没有电的年代,腌制或烟熏成为储存肉类食品的不二良法;在现代社会,加工肉制品便于携带,口味、口感也有所改良,容易让人产生偏爱。然而,社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已不必依靠腌制或烟熏来储存肉类食品;而食物的丰富、烹饪技术的提升等,也让人们随时随地可获取新鲜可口的肉制品。因此,我们是否有必要仍大量食用腌制或烟熏肉类等加工制品,要不要让饮食习惯与时俱进,的确值得好好思考。

当然,在微信朋友圈里,许多养生防病谬误被广泛传播,恐病情绪总是被不断放大,最终导致不少人出现过度预防,甚至出现防癌“洁癖”。因此这一结论被确认,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导致民众对肉类加工品过度排斥。但事实上,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人群中,只有大约3.4万人是因食用较多加工肉制品,相比每年有大约100万人因吸烟、60万人因饮酒、超过20万人是由于空气污染患癌症而死亡,这个发病概率其实很低,不应该引起恐慌。

因此,对于“火腿香肠可致癌”这一结论首先不能轻看,在饮食固有习惯上有所改变,促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也要认识到,致癌因素很多,这不过是其中一种而已,没有人能够排除所有致癌因素,因此在防癌观念上,反而应该看淡些。

□罗志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93943 2015-10-28 00:00:00 三 淡看“火腿香肠可致癌”<BR/>愉快和它们“做朋友”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