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个时候,没有人能把村名准确说清楚 寄信都写“郑州北15里杨君留(刘/岭……)村” 位于金水区天伦路的杨君刘村承载着世代村民的生活回忆,伴随着城市发展也将要逐渐销声匿迹。村庄消失、回忆不减,当一份宝贵的历史财富置于案头的时候,无论是日夜坚守这片土地的父老乡亲,还是远离故乡的游子,都会热血沸腾,透过白纸黑字追寻村庄变迁的历史,感悟世事沧桑。记者 宋文雅 文/图 历史总是出乎意料的相似,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同年,杨君刘村的村民为了支持“大跃进”运动集体迁往桑园、马李庄、黄家庵,取而代之的是村中建起了养鸡的“综合示范场”。2015年的今天,为了城市的规划建设,杨君刘村不得不再次搬迁。虽然早已物是人非,在这片故土中留下的是一代代人的回忆。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村中的高龄老人并不多,有幸找到两位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老人。杨学礼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已有78岁,祖祖辈辈生活在此。杨学礼说:“关于村名,以前听老人们讲过一个传说:不知道是何时、哪个朝代,有俩儿兄弟名叫杨君岭、杨环,二人杀富济贫,后来被当地恶霸追杀,逃到河南,一个落脚于杨君岭村(现杨君刘村),另一个落脚于杨环村(现杨槐村),两人就在各村生活、繁衍生息。随着后代人数的增多村名儿也被人念串了,就成了今天的杨君刘村和杨槐村了。听说杨君岭的前辈还曾是某个朝代的高官,当时的官员只要路过杨君岭前辈的坟前,武官下马、文官下轿。” 据杨学礼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生产队保管员的他和村会计杨国瑞将村名改为杨君刘村。问及原因时,杨学礼说:“出于对老祖宗的尊敬就把杨君岭村的‘岭’改为音似的‘刘’了。”77岁的胡立堂补充道:“那个时候寄信也不方便,没有人能把村名准确说出来,都是说音似,到底是留、刘还是岭无从考证,所以写收信地址的时候都是写:郑州北15里杨君留(刘/岭……)村。” 过去,风沙大,村子靠卖沙起家 关于杨君刘村的村志、村史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只能从两位老人的口中探听这个村落的点滴故事。 胡立堂是村中的老门老户,自小就生活在此。他说:“解放初期,村中只有百十口人,80%以上都是姓杨的,胡姓算是村中的第二大姓。那时候村中到处都是荒地,杂草丛生,村民的房子都是三三两两地散落在这片荒草之中。50年代由于‘大跃进’运动村子需要外迁,后来不少老年人思念故土又陆续回来,重新垒房。” “就这样一直到了60年代,百姓的生活条件才开始改善、外迁人口逐渐增加,杨君刘村的人口也日益增多,现如今,户口在村里的人口已达500多人。”胡立堂说。 生活穷苦,是胡立堂反复讲到的一点,据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那时候我才七八岁,天天都是吃不饱穿不暖,家里生活条件特别差。土地改革前,一家五六口人也就分得两三亩地。因为风沙大,庄稼产量也不高,每亩能产粮100斤就不错了,还需要给地主交50斤粮食,剩下的50斤要留一些作种子,正儿八经能吃的粮食少得可怜,所以家家户户都处于食不果腹的状态。” “土地改革以后,村中几乎都是贫下中农,所以大部分都分到了土地,再加上那时候北边刮来的风沙很大,每刮到此地,受村落的阻挡,沙子就在村的西北至东南方向自然形成了一个沙岗。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国家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号召,就在沙岗上植树造林。70年代,郑州大建设需要细沙,距离市区近的那些邻村沙岗上的细沙都被搬运完了,就来我们村运沙。至今我还记得,那时候解放牌汽车拉一车沙只用给5块钱,就这样村里因为卖沙有了收入,村民的生活也改善了不少。”胡立堂说。 “刘、留、岭”,杨君刘村名有过多次变更 如今,老庙因拆迁已无法目睹全貌 当得知记者想要了解村中老庙现状时,78岁的杨学礼就带路前往,记者本想一探究竟时发现,老庙因拆迁变成废墟,无法走进看到全貌。 杨学礼说:“那时候小,只记得当时的庙只有1间房,坐北朝南,里面供奉着土地爷/奶、火神爷/奶,庙周围荒草丛生,村里穷没有钱修庙,破四旧的时候,庙被拆了,后来村里卖沙有了收入,就在庙旁边盖了一座老年活动室,其中的几间用做庙堂。那时候,村里纵向划分土地的时候都会把庙四周的区域空出来。时至今日,每到初一、十五,村里的老人还会去庙里烧香拜佛,听说还挺灵验的。” 寻找 遗忘的历史 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您可知道这里的村庄、这里的寨、这里的道路和这里的一草一木也许都曾经见证过历史。伴着城市的发展,时光斗转星移后,这一段段旧事仿佛断裂了时空,就快要消逝不见。 即日起,《国基路社区报》每期为您挖掘国基路街道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为您讲述属于国基路街道独有的旧时城市记忆,让您更加了解这个城市。如果您有与之相关的故事或者老照片,欢迎传稿至gjlxuanchuan@126.com,并注明姓名+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