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8版:大咖记者 领读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熬一锅老汤,不忘初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熬一锅老汤,不忘初心
樊胜武 阿五品牌创始人、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

一家成功的饭店,不仅是个吃饭的地方,还应该有烟火气,有街邻四舍的悲欢离合和周围环境的阴晴圆缺。一个温暖的城市更是充满着人情味儿的,就像熬一锅老汤,绵延醇厚,历久弥新。因此,我有我的快乐和追求,绝不仅仅是账本上数字的增长,更多的是店堂里人声交织的热闹。

坚守,而且是一辈子

今年临近父亲节时,郑州的天异常燥热。那时候,我正筹划着“阿五美食”更名为“阿五黄河大鲤鱼”的事,不知前路如何。

正彷徨的时候,突然很想念我的父亲。父亲生于1928年,去世于2002年。因为早年参军在西藏得了雪盲,他常年离不开眼镜。当了一辈子村支书,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清贫职守,以至于我读厨师技校时,因为凑不足600元的学费,只能读半个学期。

在父亲的字典里,没有“私心”这个词。早年城里有招工指标,父亲给了村里家庭最困难的人,而不是给我同样急需找工作的姐姐;看到别的同学靠着家里关系上班,哥哥也曾想托关系,却被父亲狠狠骂了一顿。

翻开我们老家长垣县的功臣簿,第一人便是父亲。他早年参加多次大型战役,数次立功,荣获12枚勋章,却在1958年最困难的时候放弃“铁饭碗”,回到长垣县城关公社姚寨大队务农,一是响应国家号召,二是为了照顾家乡的父母。

我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粮食不够吃,父亲是战斗英雄,本可以享受国家照顾的粮食,转商品粮户口,但都被他坚决拒绝了。长大以后,我对父亲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因为从他那里得到了一生都受用不尽的财富:坚韧、正直、淡泊、不怕苦、打不倒。

坚守,不忘初心,大公无私,父亲真的是做到了一辈子。我在想,人这一生,坚守一样东西到底有多难?就像减肥或者戒烟,恐怕已有无数人打了退堂鼓。在坚守这条注定是孤独的路上,你要不停地和自己的惰性作战,和外界诸多的诱惑作战,坚持着别人眼里理解或者不理解的初心——就像在沙漠里,忍着不去喝那口水。

要让豫菜走得更远

就是这种“不忘初心”,成了推着我往前走的动力——在许多人不理解的情况下,把经营得好好的价值数亿的品牌“阿五美食”,更名为“阿五黄河大鲤鱼”。

其实,我们绝不是仅仅改个名字那么简单。这背后是阿五的全面调整,也可以说是我的重新创业。我们做的还是豫菜,只是把宽泛的豫菜做成了聚焦单品。

长期以来,阿五背负的担子太重了。豫菜博大精深,提起豫菜代表菜,很多食客一头雾水。杭州的西湖醋鱼,阳澄湖的大闸蟹,我们豫菜到底什么好?必须突出一个,唯有聚焦单品,才是打造品牌的必经之路。

更名以来,不管是员工还是客户,都还在适应。但最起码我清楚,方向没错。“折腾”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豫菜走得更远。

我的故乡长垣,是中国著名的厨师之乡。然而,在20年前,我却遭遇了豫菜最没落的时候。找工作一说是河南厨师,都不录用。我的很多同行,不得已专门去学几句广东话、四川话,最起码能多个工作机会。

想让人尊重,首先得自己做好,所以我下大功夫做好产品,自己花钱宣传豫菜,就是源于这样的情结:给豫菜争光,给河南厨师争光,给咱厨师之乡争光。

当初我刚入行时,租住在地下室天天练习削萝卜;为了多练手,用面当馅一遍遍地包包子;第一次创业时,拿着借来的钱,租了个180平方米、只有20张桌子的小店就义无反顾地干起来……现在,我背负着品牌、名声、员工和各方质疑声,突然发现,那股子拼劲却和当初出奇的一致。

这里有我们的故事

阿五是我的作品,豫菜是我的使命。

我常说,我不会干其他活儿,我这一辈子只求做好一件事:把黄河大鲤鱼做好。而长远的方向,是往百年品牌上走。我希望河南餐饮出一个名牌,就像那些百年老字号一样,不断传承。

今年,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个时代也在发生着巨变,餐饮业面临的早已不是前些年高利润的时代了。但在我看来,任何时代,吃饭这件事都不可取代,餐饮业永远是朝阳产业。只要品牌在,只要好产品在,不管外在环境如何,都能不惧风雨。

我坚持不上市,也不搞其他产业,这些年也有很多人提出让我投资一些高收益的行业,我都拒绝了。我不是在做生意,我只想实实在在把产品打磨好,哪怕到最后我只守着一家店。

我觉得,一家成功的饭店,不仅仅是用来填饱肚子的,而应该是一条街道、一片社区的宴会厅。这里有大家的故事,更有我们的故事,下一个十年,再下一个十年……依旧。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96520 2015-11-06 00:00:00 五 熬一锅老汤,不忘初心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