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8版:二七播报 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志愿者周慧玲有一个梦想:文化兴家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档案被郑州档案馆名人档案库永久收藏
“康桥志愿者工作法”引起中央文明委关注
志愿者周慧玲有一个梦想:文化兴家园
周慧玲在新郑西亚斯学院参加第三届国际女性论坛会

档案被郑州档案馆名人档案库永久收藏

“康桥志愿者工作法”引起中央文明委关注

人物名片

周慧玲,1949年10月生,曾任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专家团队成员,河南省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郑州市“五老”报告团副团长,郑州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郑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关爱专家团团长,二七区妇联“和谐家庭建设培训学校”名誉教授。曾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个人,郑州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优秀母亲”(2008),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2005)等荣誉。

在郑州市档案馆,有一份档案和马金凤等名人档案一起,被名人档案库永久收藏。它的主人是周慧玲——一名热心公益的66岁老人,她总结的“康桥志愿者工作法”引起中央文明委的关注。

她有何特别之处?她总结的“康桥志愿者工作法”指的是什么?

11月18日,记者走进二七区大学路办事处康桥华城社区,走近这个平凡而又不普通的老人。记者 范光华 景静/文 图片由周慧玲提供

关爱下一代,郑州首个社区关工委落户康桥

1949年10月,周慧玲在一个教育世家、革命军人家庭出生,她常常满怀自豪地说,自己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我们这代人,都有家国情怀。”

40年教书育人,她曾组织 “希望工程”帮助数百名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为资助40多名学生完成学业,大女儿留学时的学费生活费她未出一分钱,全是孩子自己挣的。

2003年退居二线后,她拒绝了多家院校和教育机构的高薪聘请,致力于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

周慧玲走在社区里,小孩子遇到打架闹别扭、玩滑板碰人等状况,常常请周奶奶帮忙到家里“说情”。

康桥华城社区书记刘俊说,2012年,郑州市在此成立了首个社区关爱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这份信任的背后,是周慧玲和雷锋团队对社区工作的鼎力支持。

在与青少年的交流中,周慧玲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有一次,她看到一个小学生皱着眉头把手里的纸一点点撕碎扔在了地上,就问到:“你是故意撕纸的吗?”小男孩点点头:“嗯。”她又问:“你是故意把撕碎的纸扔在地上的吗?”小男孩又点点头:“嗯。”她说:“那你肯定会故意把扔在地上的纸拾起来的,对吗?”小男孩点点头:“嗯。”周慧玲举起双手对小男孩竖起了大拇指,等她走远几步回过头,看到小男孩正认真地捡纸屑。

她对一个高二女生印象很深。在一次报告会后女生向她求助:“周老师,我恨死我爸了!”原来,她的父亲被判了三年刑,母亲一生气离家出走了,只剩下她和上小学的弟弟。通过沟通安抚,女孩儿听从她的建议到监狱里看望了父亲,她的父亲深受触动,认真反思改造获得了减刑提前出狱,一家人终得团聚。

周慧玲9年做了1100余场报告,受众46.9万人。她还把家庭电话和手机告诉家长,最多时一天接了10个小时电话,几年中,有一位家长共打给她52次电话,许多家长和她成了朋友。

志愿服务,雷锋团队会聚上百志愿者

康桥华城社区主任裴臻说,周慧玲和雷锋团队的工作,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关注,她总结的“康桥志愿者工作法”有望得到推广。

“康桥志愿者工作法” 的核心是十个要素,“一个倡导者与一个智囊团;一个思想交汇的平台和开展各项活动的场所——康桥学堂;一个理念——进了康桥门,都是康桥人;一个梦想——文化兴家园;一群带头人——各文化建设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一个雷锋团队——十个志愿服务队;一个好当家——康桥华城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一个好管家——河南太平世家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华城服务中心;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修善、行善、劝善、道善;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支持系统。”

周慧玲是2008年搬进二七区康桥华城小区的,初来时,邻里都不认识,更无来往。为了让大家走出家门、邻里关系融合,她在小区广场教集体舞,同小区结识的宋玉莲教大家唱歌。

“开始人很少,我看谁有想学的意思,周末就带她一块到公园跳舞,一来二往就熟悉了。”从“逐个拉拢”到运动健身成为社区居民的习惯,周慧玲和她的志愿者们,用了一年时间。

2009年,二七区大学路办事处康桥华城社区党支部成立,在社区的支持下,周慧玲和社区居民一起建立了由“十队一学堂”组成的康桥华城社区文化建设志愿者雷锋团队,队伍有上百人之多,最小的50岁,最大的80岁。

周慧玲说,雷锋团队的志愿者,各个有故事:

独居的韩大姐骨折了,同一楼栋的史文芳周金业夫妇,连续3个月为她买菜、做饭、整理房间;70岁的朱洪德义务管理棋牌室,负责打扫卫生、开门锁门,365天尽职尽责;杨洪新在社区组建太极柔力球队、建起书法室;陈笑稚和周晓妙带领做广播操、养生操;楚秀英带领打太极拳;牛先知夫妇教孩子们抖空竹;王敬超每周五为居民义务理发等。

志愿者宋玉莲说,逢年过节,大家都会给空巢老人和物业服务人员送温暖,端午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冬至包饺子,腊八聚在一起熬粥。邻里间形成了“困难有人助,病了有人望,喜事有人贺,白事都到场”的风尚。

王军毅曾在小区做保安,十八岁那年的生日,是社区志愿者陪他过的,每个人上台给他一个拥抱和鼓励,让这个缺少家庭温暖的大男孩儿很感动,两年后,他在周慧玲的鼓励下继续求学,毕业工作后,还经常回社区看望志愿者们。

文化兴家园,让文明风气形成生活习惯

周慧玲有个梦想,“文化兴家园”。

她说,要通过文化兴家园志愿服务探索出一条文化养老、精神养老、健康养老、科学养老、奉献养老的居家养老新模式;通过文化服务、文化建设、群众自治,走出了一条实现社区公共文化管理的社会管理新途径。

2008年,小区刚建成时,康桥华城是大学路上数一数二的好小区,高档的楼房、美丽的绿化,可高空抛物、随地乱扔垃圾、未清理的宠物粪便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

现在,小区的文明氛围,让外来参观者很羡慕。

周慧玲讲了一件趣事——院里有许多樱桃树,往年樱桃尚未成熟就早早被人摘光。于是,她在树上挂了个提醒牌,写到“让红樱桃挂在枝头是康桥人生活红红火火的象征,大富大贵的象征,文明修养的象征,家旺业旺的象征,感谢各位邻里乡亲为我们共同的家园修福、添贵所做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护佑红樱桃吧!”

当年,樱桃全红了时依然挂在枝头,引来小鸟啄食嬉戏。“我发现小鸟喜欢吃一颗再衔一颗走,很有趣。有一天一大早,我拿着相机蹲在树下想抓拍几张图,没想到一个晨练的人过来劝我看看提示牌,不要摘樱桃。”周慧玲提起此事,很是高兴,“说明大家对志愿者工作的认可,文明之风成为生活习惯”。

宠物粪便,经常成为主人和其他人冲突的导火索。在康桥华城社区,出门遛狗大家都会怀揣几张纸,自己的狗拉了就随手抓起。别人的狗拉了,就递上纸说:“咱得管好自己的狗,不然人家该骂咱养狗人了,你要没带纸,我给你。”

持续发展,志愿活动不能影响小家生活

有交往才有交流,有交流才有交融。经过7年努力,社区居民从“同在屋檐下,相见不言语”到走出家门,通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社区、物业和居民,情系在了一处、心连在了一起。

保障志愿者服务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周慧玲总结了六个原则:自觉自愿自由的志愿原则,利人利己的互惠原则,群众文化的包容原则,力所能及的原则,兴小家为大家的原则,融合的原则。

“志愿服务活动号召不强迫,自觉不绑架,以不影响、不妨碍、不牺牲小家利益为原则,所有活动科学安排、周到考虑,以不误接孩子、做饭,不影响家庭生活为前提,期盼每个志愿者‘既能耕好社区的田,又能育好自家的园’”。

大家打趣地说:“康桥华城好景观,德音雅乐云头转,唱着跳着过日子,还不误为儿孙做三顿饭。”

走在社区里,不断有居民和周慧玲打招呼聊几句家常,看到老人提着东西进院子,物业保安主动上前帮忙送进电梯。看到小区的变化,周慧玲说:“这就是文明的传递、爱的传递啊。”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01917 2015-11-26 00:00:00 四 志愿者周慧玲有一个梦想:文化兴家园KeywordPh档案被郑州档案馆名人档案库永久收藏
“康桥志愿者工作法”引起中央文明委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