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5版:新郑播报 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倾听新郑人的创业故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倾听新郑人的创业故事

UFO刘二伟 执着追梦 坚毅“赶潮”

他叫刘二伟,是出生于1987年的年轻创业者,现任新郑伟之佳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UFO众创空间董事长。

新郑播报 朱得元 文/图

追梦少年:掘来人生第一桶金

14岁开始第一份工作,在河北做销售,刘二伟称:“做销售的日子最难忘,成长也最快,当然也很累。”

当谈到为什么在做得最好的时候选择返乡创业时,刘二伟目光转向窗外,笑着说:“返乡创业的抉择,既是内心深处对家的渴望,更是对新郑炎黄根文化的不舍与眷恋。”

就这样,做销售积累下来的资金和经验,成为刘二伟返乡创业的资本,开始了在新郑家乡的一段波折而起伏的创业历程。

思想碰撞:成为“双创”赶潮人

“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给了我们很多灵感!”刘二伟说,一次与朋友聊天、擦出火花,从前期构思、方案筹备到开始运行UFO,可以称得上有心而为之。“河南是农业大省,为什么不把好的科技运用到农业上?炎黄文化是不是可以和科技进行结合?基于此,我们开辟新思路,要做植根于文化的工、农、商、学、兵式创业。”刘二伟说。

据悉,刘二伟的UFO是周期产业孵化平台,其专注于产业孵化,通过全方位的创业服务,旨在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优秀创业企业。

“头匠”王艺

夫妻同心天地宽

从一个农村来的打工者,成长为一家大规模美容美发公司的老总;从经营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小店,到现在拥有4家分店的美业管理咨询公司,王艺,这个创业者像“谜”一样让人着迷。

新郑播报 邓春丽 文/图

独自闯荡:初建“头匠”

今年32岁的王艺是河南濮阳人,2000年涉足美发行业,起初在郑州一家美发店打工,3年后又来到新郑当地一家发廊打工。经过5年的学习和积累,王艺萌发了自己开店的念头。自己开的“头匠”美发店只有几十平方米,既是老板又是员工,刚开始不懂经营,店开了半年不仅没挣到钱,还亏损了6000元。王艺想过放弃,但老顾客的鼓励让他想到了战胜困难的方法:学习进修,让自己更强。

夫妻同心:路越走越宽

得知王艺要去进修学习,妻子主动辞去不错的工作,来帮助打理店面。就这样,王艺只身去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进修取经,学习专业技术。半年后学成,顾客的认可让王艺找回了自信。从那时起,他决定要将美发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来做。

2009年,在新郑西亚斯大学附近又开了一家分店,生意也渐渐走上了正轨。采访中王艺不断提到妻子,他说:“我这10多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认识了我的妻子。如果当初在困难时不是她给我支持和帮助,我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改变理念:引进创新

回想自己的创业经历,王艺认为,市场永远不缺乏机会,只要你能发现商机、去做,并坚持下去,成功就会越来越近。同时,作为一个经营者,不应该单一地把精力放在技术的创新上,而是把眼光转向于管理。

王艺告诉记者,创业带给他的不只是财富,更大的收获是他用自己的事业体现了自己的价值。现在,王艺已在新郑开了4家分店,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管理系统并成立了头匠美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浩创王凯 十年磨砺,“嫁”给新郑

王凯,生于1980年,是来自商丘永城的一位“大叔范儿”十足的男人,现就职于郑州浩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王凯称:“其实我更习惯别人称呼我为‘王浩创’,2013年加入浩创集团,也就‘嫁’给了新郑!”

新郑播报 朱得元 文/图

偶然机遇:走上售房之路

2002年郑州警校毕业,原本以为可以体面地端着铁饭碗、当个光荣的人民警察,但因某些原因,王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本就不是很热衷的职业。与父亲闹翻的他,只身回到郑州,为了生存,他做过保安、当过酒店服务员,青春迷茫的他在2004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有幸认识到在酒店就餐的郑州一家大型房企老总,从而被推荐到所属公司的营销部做起了售楼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

站位高点:见证新城崛起

王凯做地产起点很高,他是第一个到郑东新区CBD卖房子的售楼员,2004年他所在的公司在CBD内环拿下了两块地,老售楼员不愿意到这么艰苦的地方,作为新人的他别无选择,而且一待就是8年。

2013年,王凯加入浩创,但不久公司取消总部职能,他被派遣到新郑。“本来是抱着给领导一个交代、游玩几天就撤的心态到新郑的,没成想却留了下来,而且还喜欢上了新郑这座文化小城,一待就是4年。” 王凯说。

87后苏真

学习是

成功的法宝

12月2日,记者见到了年轻率真的87后苏真。2002年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的她,利用大学课余时间做生意,成就不凡。2006年回新郑创业,目前已拥有自己的韩都快捷酒店。 新郑播报 邰智慧 文/图

自主创业:学习是成功的法宝

读大一时,苏真就利用自己的经济头脑开始做生意,到大二,就存足了一笔资金,为创业做足了准备。

2005年,为了学习营销策划,苏真选择了去可口可乐公司上班。2006年,苏真回家乡创业。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涉及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苏真还是一头雾水。为此,她每年都会去北京参加培训。苏真说:“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学的不单是理论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个好的思维方式可以带来很多东西。”

做足准备: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苏真走的每一步都是提前做足了准备,所以她的创业道路在别人看来都是顺顺当当的。

苏真经常提醒自己及身边的朋友:“不要过多地在别人身上花心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做好自己,是头等大事。”这,也是苏真一直挂在嘴边的话。

谈到创业成功的经验,苏真说:“创业过程难免有失误,但正是这些失误,不断激励自己继续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舞台。”苏真也告诫正在创业的年轻人,失败不可避免,但不能惧怕失败,坚持到最后,才能最终证明自己。

苏真笑言:“我出生的时候,电视剧《陈真》很火,所以我母亲就给我起名叫苏真,也是希望我以后认认真真做事。”而生活中的苏真喜欢跑步,每天都会花点时间去公园跑步健身。外表率真、性格爽朗的苏真,在谈到接下来的规划时很认真地说:“女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的,我接下来的打算就是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家庭。”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03533 2015-12-04 00:00:00 五 倾听新郑人的创业故事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