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9版:Welcome to 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傲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傲骄

郑州

12月14日~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郑州,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枢纽城市的崭新形象,屹立在世人面前。

上合会议开幕前,新华社播发长文点赞郑州

发展

作为“米字形”高铁的中心,郑州成高速铁路枢纽

中原腹地的郑州,因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干线在此交会,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一直是中国铁路枢纽,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

近20年来,作为京港澳、连霍、大广等多条高速公路的交会点,郑州又成为全国高速公路枢纽;最近五六年,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使郑州成为高速铁路枢纽;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区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把郑州推上了航空枢纽的大平台。

作为中国中部1亿人口农业大省的省会,近年来,郑州抢抓“一带一路”和内陆开放战略机遇,整合铁路、公路、航空枢纽优势,构建内陆开放的战略枢纽,迅速异军突起,跃升为国内国际物流中心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不断创出“郑州现象”“郑州模式”“郑州经验”,令人刮目相看。

郑欧班列搭建经济文化交流平台

郑欧班列是郑州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张名片。

2013年7月18日开行的郑欧班列,从郑州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经亚欧大陆桥,直达德国汉堡,比海运节省一半时间。“中国之中”的区位优势,多式联运的枢纽优势,使郑州通达全国各地的综合物流成本最低。依托覆盖日韩等22个国家和地区、112座城市和国内33座城市的物流服务网络,郑欧班列的客户遍布国内及亚欧各地。目前已实现每周出境3班、进境2班的高密度、常态化运行,到今年12月4日,已累计开行250班,运输货物10.52万吨,累计货值11.73亿美元,成为中欧班列响当当的名牌。

以郑欧班列为纽带,郑州与沿线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多国成立合作机构,搭建起经济、文化交流的平台。

郑州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3年增速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郑州国际航空货运量也一年一个台阶,悄然站到了中国内陆城市最前列,被国际民航组织誉为“郑州模式”。

据民航总局统计,2011年以来,郑州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速56%,连续3年增速全国第一。2014年,郑州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37万吨,排名全国第八位。今年继续保持旺盛增长势头,国际货运量占到了一半以上。

目前,郑州国际机场平均每周出入境航班308架次,其中全货机100架次,有29条国际全货机航线,在全球前20位货运枢纽机场已开通12个航点,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覆盖除非洲以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全货机航线枢纽网络。

今年底,新建的4F级跑道投入使用后,将可以起降全球最大的货机,航空运力将提高2倍以上。

看好郑州的国际物流枢纽地位,近两年,德国敦豪、美国UPS、俄罗斯空桥等国际物流业巨头纷纷抢滩郑州展开角逐。

贸易

国家内陆开放门户

功能初显

口岸是连通世界的门户。在原有航空、铁路、公路、邮政、跨境电商口岸的基础上,2014年以来,郑州相继获批肉类、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汽车整车、粮食、澳大利亚供宰活牛、种子苗木等内陆指定口岸。河南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郑州已成为我国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内陆城市。

枢纽加口岸,大大拉近了郑州与世界的距离,从而吸引了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郑州。据郑州海关统计,由于郑州作为龙头的强力拉动,2015年前三季度,在全国外贸进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河南省进出口逆势飘红,实现进出口总值3095.7亿元,同比增长21.2%,郑州的贡献率占四成,并拉动河南省的外贸依存度由2009年的4.7%上升到目前的12.1%。

昔日的内陆地区已跨越到开放的前沿。“郑州海关的位次因此进入全国海关前排。”郑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沿着“建设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发展战略,郑州这座“以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已跃然眼前,一座未来的国际商都正在形成。 据新华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05635 2015-12-14 00:00:00 一 傲骄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