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家长来说,尤其是小学生的家长来说,想帮孩子提高成绩时,第一选择就是“补课”。其实,对于习惯和性格等正在养成的孩子来说,把希望寄托于补课不如先补上好习惯。 唐善普 补上阅读习惯 喜欢读书的孩子比别人走得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并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虽然现在的家长大多数也认可情商的重要性,但一讲到学习成绩,总不免想到“补课”。对此,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毛老师认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就越需要多阅读。任何一科最基础的就是“读”,是大量阅读和积累。一个孩子在考试时成绩即使不是太好,但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好习惯,一定比高分但不爱阅读的孩子成功的概率大得多,比这些孩子走得远。 补好听课习惯 学会欣赏老师,提高课堂效率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喜欢某位老师的风趣或知识渊博等,孩子的这门功课往往成绩很好。因此,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要努力去适应并学会欣赏任课老师,埋怨只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教初中数学的常老师说,哪怕已提前预习过也要认真听,要跟着老师、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找出最佳途径。这样,课堂才会高效率。 补做作业的习惯 养成认真高效完成的习惯 “拖、抄、代”,这是学生常用的应付作业的方法。家长陪做作业往往把自己也陪得苦不堪言。所以,从一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给孩子补上认真高效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要端正态度。告诉孩子作业不是负担,不是为了交差或应付家长。 题目读三遍。要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学会自检。家长可让孩子自己检查,培养发现错误并纠正的能力。 收集错题。平时把有疑问或弄错的地方记下,搞懂根源,解答同类题时应注意的事项。 补上自信的习惯 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 俗话说: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孩子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学习活动,因此,给孩子补上自信的好习惯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孩子遇到困难时,多对自己喊两声“我能行”。正确对待考试分数,客观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当孩子养成自信的好习惯后,你会发现,学习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他会逐渐找到感觉,成绩会越来越好。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