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3版:新郑播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龙湖镇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高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明确一个战略,围绕两大目标,统筹三城建设,狠抓四项提升
龙湖镇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高地
产业体系篇
旧村貌
新社区
龙湖湿地公园

拔地而起的高楼,宽阔整洁的马路,郁郁葱葱的岭壑,展示着新郑龙湖镇生态宜居的城市新貌。截至2015年11月,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267元,《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5》发布百强镇,排名第91位,河南唯一乡镇入选。位居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第四名。

如今,该镇迈着转型发展谋取新跨越的坚实步伐,砥砺奋进、铿锵前行,正在实现由经济重镇到省会卫星城的华丽蝶变。“当前,龙湖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按照新郑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省会卫星城’的建设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中东西部一体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围绕‘一城四区’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高地、新蓝本。”龙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绍敏说。

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何朝阳 文/图

新城建设篇

功能完善 东城西景 一体发展

在郑州市区上班的洪先生告诉记者,他在龙湖一商业小区买房,安放下一家老小。据记者了解,像洪先生这样,从郑州涌入龙湖居住生活的郑州市民越来越多,距离郑州仅11公里的龙湖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还有着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绕城高速、107国道、郑新快速路皆能快速到达龙湖,而正在快速推进的郑州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郑新快速通道有轨电车示范线、紫荆山南路、大学南路等多个重点工程将把龙湖与郑州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

目前,龙湖镇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集聚了约30万人口,镇区建成区面积也由10年前的约7平方公里发展到36平方公里。“这样的人口和建成区规模,和一个中等的县城相比都毫不逊色。”来龙湖调研的一位省社科院专家这样评价道。

“今年,我们按照中小城市标准持续加大投入,以交通提升工程、生态休闲工程、民生保障工程等‘三大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郑州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祥安路西延等10条交通道路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龙湖镇镇长马绍敏表示。

结构优化 项目支撑 创业创新

当前的龙湖镇,云集着50余家工业及科技研发企业,坐落着中原工学院等9所高校、河南省纪检宣教基地等8个省级以上培训中心,已经初步形成了集装备制造、科技研发、文化教育、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集群。目前,华南城已完成投资200多亿元,累计开工400万平方米,投入营业面积150万平方米,入驻商户达9000余家,商圈氛围初步形成。

未来的龙湖,将形成集商贸物流、教育培训、旅游农业为支撑,以创业创新为亮点,相互支撑、相互拉动、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必定为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安居就业篇

社区改造 就近就业 普惠共享

郑式安,龙湖镇原郑老庄人,现居住在郑老庄社区。60岁的他,上有80多岁高龄的父母,下有3个儿子和几个孙子,在普通农村家庭,家庭负担可谓不小,然而生活在郑老庄社区的他,满脸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我们太享福了!再也不用操心盖房子的事了,过去盖几间房得辛苦大半辈子,现在我们每家每户都分有电梯洋房,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晚上还能跳跳广场舞,真的是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了!”据郑老庄社区书记郑建民介绍,目前郑老庄社区回迁率达到98%,只有几户人在外面买有房产没搬回来,安置率达到了100%。

龙湖人不但要安居,更要在家门口“乐业”。

该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农民合作创业”工程等为抓手,依托农民协会、就业创业培训班等载体,对群众进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两年来累计培训就业技能3400余人次,并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帮助农民就近就业。2014年,该镇农民年均收入接近2万元,与3年前相比增长近70%。今年,该镇又在镇区西部启动了农民创业园建设,华南城的电商产业园入驻商户也越来越多,“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龙湖日益兴起,并将逐渐惠及每个群众。

郑建民告诉记者,在社区里60岁以下找不到“闲人”。“在家门口随便就能找个工作,每天能挣一二百元,谁还在家歇得住啊!”社区门口就是华南城,一出门企业林立,以往外出打工的龙湖人现在纷纷回到龙湖,开始在家门口找工或创业了。村民郑式安告诉记者,他小儿子以前在外地开货车,一个月挣5000元钱,现在回到龙湖开货车,一个月挣6000元钱,“撵他他都不会往外地去了”。

素质升位篇

教管并重 文化惠民 平安创建

新型城镇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群众从“院里”到了“楼上”,精神文化生活怎么办?针对这一问题,龙湖镇深入实施了群众素质升位工程。依托“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等载体,组建了群众性文艺队伍28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在已经改造过的各个社区,开办市民学校,在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进万家”活动,稳步推进群众思想道德、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科技文化等方面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法制观念、道德水平、科学素质和文明意识。

干部队伍篇

绩廉并重 务实重做 风清气正

龙湖不等不靠,积极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认清发展形势,认清思想意识局限,认清自身能力危机,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增强首位意识,锤炼务实作风,恪守廉洁本色,主动适应、积极作为龙湖转型发展的新常态。

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机关干部“痕迹化”管理和村级干部定期述职制度,通过建立机关干部个人工作台账、落实村级工作“以奖代补”、加大督查问责力度等举措,各级干部工作作风持续转变,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我们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与群众的期盼和一个现代化城市的要求还相去甚远。龙湖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社会变化新常态,适应作风转变新常态,困中思变、主动作为,谋取龙湖由‘镇’到‘城’的承接转型、蝶变跨越。”龙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绍敏表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06606 2015-12-18 00:00:00 五 龙湖镇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高地KeywordPh产业体系篇明确一个战略,围绕两大目标,统筹三城建设,狠抓四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