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郑:产业为基就业为本 推进新型城镇化 设计新颖的现代化新型社区通上了南水北调的丹江水,光纤网络可实现高速上网,驱车5分钟左右能驶入郑州绕城高速,身边还有中部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市场群——郑州华南城提供的5万个创业机会、1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这里是有望成为镇级市的新郑龙湖。 杏树满山野,风清水绵绵,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尽揽怀中,还有呼之欲出的寻根拜祖旅游区、多彩梯田艺术产业区、石刻岩画研赏区……这里是集创意文化、生态文化、农业特色旅游为一体的新郑具茨山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区。 作为拥有较好发展基础的县一级新型城市,新郑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点”后,力求创新突破,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争取早日建成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高凯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今年4月29日,“中国镇级市发展模式研讨新郑龙湖高峰论坛” 在新郑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河南省内外的知名专家齐聚龙湖,围绕中国“镇级市”如何发展进行激烈辩论,以更高的视角研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向。此次论坛举行前,国家发改委还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明确新郑的任务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空间布局,重点打造中心城区、龙湖新城、薛店新市镇、辛店新市镇“两城、两市镇”。 从此次针对龙湖区域的专门研讨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任务要求可以看出,当前,新郑新型城镇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并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阶段。而按照新郑市城市发展的战略,这一阶段其实也在预期之中。据介绍,新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历程,是一个战略引导、战术推动、逐步深化、逐步集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年到2009年,以“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为特征的自然发展阶段;第二阶段,2010年到2012年,以城乡一体化为主导的初始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12年到2015年,以“双融入、双承接”、全域城镇化为目标的快速发展阶段。 新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定位准、动作快、成果优,与该市精耕细作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密不可分。在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该市以“美好家园新型社区”建设为载体,按照通公路、自来水、电,有社区警务室、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六通十一有两集中”的标准为新型社区配套优良的公共服务,成功打造出“15分钟优质生活圈”。据统计,目前,该市共先后建设新型社区62个、629万平方米,入住社区群众10129户、3.9万人。 与此同时,该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使区域承载力随之提升。这其中,包括规划建设的“十纵十横”城乡路网体系已完成90%以上,基本形成全域通达、廊道配套的路网框架;建成生态廊道34条,绿化面积达到3870万平方米;新建一座日处理580吨的垃圾填埋场,形成了“村收集、乡运输、市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新建污水处理厂8座,基本达到了市域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新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各环节工作中,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是其一大特色亮点。当地创新打造出新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政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两家资产超百亿元的城投公司。目前,新郑新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被大公国际评为2A信用等级,共发行城投债二期29亿元。以及,与厚朴金控集团达成协议,计划发行总规模不低于60亿元的新郑·厚朴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基金。 以“三集中”掘金新型城镇化 北邻郑州绕城高速的郑州新郑教育园区集合了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十几所知名高校和郑州华南城、华商汇等超十亿元、超百亿的大项目,强强联合,有人搭建科研,有人构建市场,合力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基地。 这样的“组合”不是巧合,而是新郑市在新型城镇化中的精心布局,当然还包括薛店镇啤酒小镇、红枣产业园、新港产业集聚区等一系列特色经济板块,目的只有一个:优化产业布局,掘金新型城镇化,让新郑人有岗位、兜里不缺钱。 在具体实施中,该市主要以“三集中”的形成,来充分挖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综合效应。第一步,带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引导“干道经济”向“园区经济”转变、产业“小而全”向“主导产业突出”转变,实现空间上的“腾笼换鸟”,产业上的“脱胎换骨”。据介绍,在此整合集中过程中,该市成功淘汰重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近500家,并将2008年时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等12个产业,调整为“三主三辅”的产业体系。 第二步, 带动居住向镇区集中。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总体布局,将村庄数量从2008年的300多个整合到2012年的145个,再从2013年的52个整合到目前的近30个,使城乡资源不断合理重组。目前,该市城镇化率已由2011年的55.5%提升至61%。 第三步,带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编制“三化”协调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高标准制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打造红枣种植、生态旅游等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目前,该市农业综合效益正在快速提升,辖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68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实现销售收入达182亿元。 打造创富惠民之城 上市于2011年5月20日的新郑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集红枣种植加工、科技研发、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前不久,该公司推出了一个“虚拟农民”项目,利用自有的红枣基地,通过与腾讯等平台合作,推出“网络虚拟农民种植活动”,拟规划发展10万名“虚拟农民”致富。“虚拟农民”每人交付1万元,即可拥有一棵枣树20年的受益使用权,每年还可享用10公斤红枣产品。 “我从小到大,吃枣、种枣、卖枣,当枣农、帮枣农、富枣农,至今仍觉得红枣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好想你公司董事长石聚彬对记者说,目前,好想你公司正在加快建设中国国际红枣园,这是新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项目,完全依托新社区农民、现有土地等本地资源进行建设。项目建成后,每一个板块产生的效益都能让居住在周边区域的数万群众直接获益,可以说带动性极强。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上楼后怎么办?今后致富路在哪儿?日子怎么过?……这些质疑时不时涌现。但是,在新郑,一个“惠民六大工程”将这些问题一一破解。 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为引导,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免费推荐就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不高、就业渠道不畅等问题。据统计,去年以来,当地开展各类培训18478人次,并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9270人;实施农民合作创业工程,建立市、乡、村三级农民协会体系,将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村民组织起来抱团发展。目前,该市成功建立新型农民协会总会、13个乡镇分会、25个村级农民协会和10个企业协会,推动农民增收400余万元;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出台新型社区建设财政奖补政策,对复耕后的原村庄集体建设用地由市财政按照每亩5000元的标准予以奖补,引导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实施“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为每个新型社区组建2支文艺队伍,来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实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工程,为入住新型社区的群众提供农民、市民“双重身份、双重保障”。目前,辖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93万人,60周岁以上居民参保率继续保持100%;实施行政效能提升工程,建立起市、乡、村三级公共服务平台,满足广大群众的服务需求。 而让当地群众最欣慰的是政府特别舍得在老百姓身上花钱。据了解,最近三年,该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年均增幅高达31.1%,累计民生支出99.7亿元;城乡居民公众安全感指数和幸福指数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并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