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发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近视人口达4.5亿,成为近视世界第一大国。近视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和痛苦,成绩直线下滑。在升学时因为近视问题又会对报考专业产生限制,目前已有30多个专业将近视学生拒之门外,渐成孩子一生的绊脚石。同时近视还会使孩子的眼球变形,心理产生严重障碍,更可怕的是近视度数每年还会以75~150度的速度继续加深,很多孩子最终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蒋晓蕾 20岁内青少年无需手术可摘镜 2015年3月,第十五届国际眼科学和视光学学术会议上,角膜塑形组合技术引起了各国眼科专家的广泛关注。这种技术无需手术,即可让20岁以下青少年近视患者在短期内摘掉近视眼镜,恢复正常裸眼视力。据了解,该技术自引进中国以来,已让中国10余万近视学生成功摘掉近视眼镜,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非手术近视矫治时代。 交流会期间,美国专家HansBleshoy和DanielBell,对该项技术的科学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现场专家和众多眼科医院均对该项技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大家一致认为:角膜塑形组合是目前青少年近视矫治的理想方法,近视学生在科学的检查和规范的配戴矫治后,完全可以实现数天内摘掉眼镜、恢复正常视力的效果,并可控制近视度数不再增长。 据DanielBell介绍,因为这种组合技术检查较为严格,所有数据都要经过美国专家分析调整才能够达到最佳的矫治效果,目前这种技术仅在国内专业的视光中心进行推广。 矫治近视 美国尖端技术到中国 2002年,全球角膜塑形技术大会在加拿大成功召开。目前,全球已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在推广、使用这项技术,已成为非手术视力矫治方法的最大亮点。在中国,该技术经历了10余年的临床试验考察之后,在谢培英、褚仁远等国内知名眼科教授的支持努力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9年8月5日,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采访了北医大谢培英教授,对该技术的良好效果作出了权威论证;由眼科教授褚仁远及23位国内知名眼科专家编写的《现代角膜塑形学》,使这项美国的尖端科技在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世界各地的专家已经撰写了数百篇的学术论文。 在中国,已有数百万近视学生通过该项技术成功摘掉了眼镜。 角膜塑形组合技术:非手术摘眼镜 专为中国学生设计 中国学生每天的用眼量是欧美学生的2~3倍,晚间通常有长达数小时的学习用眼状态。这也是部分中国学生单纯使用角膜塑形技术,度数还会增加的主要原因。 2008年,专为中国学生设计的角膜塑形组合技术研发成功。该技术依据流体力学原理,通过在睡眠中使用并借助眼睑的自然压力,对角膜进行整夜的健康矫治,使角膜中心区平坦,周边区逆几何改变,重塑角膜曲率,从而恢复正常视力。y该技术实现了矫治量大于用眼量,解决了近视矫治的关键难题。同时配合一种智能语音矫治系统及光源防护体系,通过视清素营养补充方法,实现了“日防、内补、夜治”三位一体的近视矫正体系,使角膜塑形组合技术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近视矫治方法。 高度近视防治五要素 摘掉框架眼镜 学生近视后一旦配戴近视眼镜,就会以每年75~150度的速度增长。因为近视后戴眼镜看远虽然可以看清楚,但戴着一副用来看远的近视镜看书学习,会让睫状肌过度调节,产生新的视疲劳,而使近视度数增长。所以,要想防止成为高度近视,首先就要告别普通近视眼镜。 恢复角膜形态 学生近视后角膜曲率逐渐变大,眼轴变长,影像无法成像于视网膜上,控制近视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将角膜恢复成正常的健康曲率,扼制角膜曲率不断变大。 减轻用眼负担 近视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产生的视疲劳导致的,要想防止成为高度近视,除选择正确的矫治方法外,还要注意眼睛的休息,比如看书学习一小时就要进行望远训练,让睫状肌得到有效的放松。另外就是尽量减少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看视频或玩游戏。 定期规范查视力 学生正处于发育期,眼球生理结构及调节功能随着大量的学习用眼会发生改变,所以近视学生一定要定期到专业视光机构进行眼检。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近视的产生除遗传因素外,多数是不健康的生活、用眼习惯造成的,如饮食不均衡、侧卧看书、灯光亮度不够等,所以良好的日常用眼习惯是控制近视向高度发展的基础条件。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