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二五”期间,荥阳林业实施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举”,生态林、产业林和城市景观林“三林共建”,强力推进生态荥阳、美丽荥阳建设,“十二五”林业生态建设各项工程完美收官。荥阳市圆满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任务,先后荣获“河南省国土绿化模范县”“郑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进单位”“郑州市2014年林业目标考核第一名”“郑州市2015年林业生态廊道建设考核一等奖”等荣誉。记者 姚辉常 文/图 5年来完成营造林总规模10.1万亩 全市以廊道绿化、农田林网、荒山绿化、村镇社区绿化为骨架,实施点、线、片相结合的生态网络建设。 廊道林网化。按照 “公交进港湾,辅道在两边,行走在中间,休闲在林间”的生态建设理念,实施了荥阳市5826生态廊道、郑州市“二环十七放射”、郑州市“七高五快”生态廊道工程,南水北调干渠、郑云高速、连霍高速、中原西路西延、环翠峪旅游大道、石化路、市区通往镇区道路绿化面积3000万平方米,绿化里程400公里,栽植树木50多个品种300余万株。据检测,全市生态廊道中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比普通道路负氧离子增加10倍。 农田林网化。“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农田林网36万亩,农田控制率95以上,全市农田绿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提高小麦、玉米产量10%~30%。 荒山绿化全覆盖。5年来完成营造林总规模 10.1万亩,参加义务植树190万余人次,植树800万余株,尽责率达90%以上,切实提升了生态降尘、净化空气的能力。 村镇社区园林化。林业局大力推进围镇、围村造林,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在有条件的镇、村基本实现了村镇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38.23%,新建成郑州市林业生态村61个,林业生态乡镇6个。全市林地面积达44.3万亩,有林地面积37.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 1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3.5%。 林业年产值较“十一五” 增长2.8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为老百姓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加快北部邙岭鲜果林基地、南部山区干果经济林基地、林下养殖基地、森林旅游基地建设,引导带动林农兴林致富。河阴石榴、荥阳柿子、紫花泡桐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2014年,河阴石榴被评为全国优质石榴产品金奖;全市形成以郑州玉林木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以生产和销售桐木板材、木制家具建材及木地板为主营业务的品牌化、国际化知名企业,年产木地板达12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3亿元;以林禽、林畜、林菌、林药为主的林下面积超过4000亩;森林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环翠峪、桃花峪省级森林公园、万山森林公园、三山森林体验园等丰富的森林资源,积极开展休闲采摘、山庄避暑、山野菜特色餐饮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2015年底,全市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到4.2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了2.8亿元,年均增长 20%以上。 国家保护动物种群及数量逐年增加 始终坚持以依法治林为保障,全面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建立森林防火监测指挥中心,对重点林区进行24小时监控,森林火灾年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森林公安坚持依法行政,严厉打击涉林犯罪,相继开展了“百日大会战”“亮剑行动”“眼镜蛇2号行动”等,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16‰以下,预测预报准确率达到92%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美国白蛾虫病监测覆盖率均达到100%。黄河湿地保护区加强监测巡护和鸟类疫病防控工作,实施了保护区勘界立碑、鸟类栖息地保护工程、湿地退化恢复工程。目前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二级保护动物鹗等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