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凝心聚力抓党建 砥砺奋进谱新篇 青年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10年,辖4个城市社区、8个行政村,下设3个村级党委,22个基层党支部,党员1162名。 干部队伍风清气正,活动阵地功能齐备,服务群众排忧解难,干群感情水乳交融……2015年,青年路街道党工委按照“重点工作出亮点、难点工作求突破、常规工作有创新、整体工作上水平”的思路,丰富内涵,提升标准,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为青年路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播报 李淑娟 通讯员 邱志强 刘惠杰 冯涛 王云岭 文/图 重落实,强担当 积极发挥党委带头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街道工作的好坏,领导班子起着重要作用。青年路街道党工委始终把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龙头”来抓,不断增强科学执政的能力。一是健全完善党建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抓党建带头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机构责任分工明确,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二是营造学习氛围,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开展了“领导干部讲堂”“村党支部书记论坛”等一系列切合实际、针对性强的学习实践活动,提高了各级干部的工作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健全制度规范,街道党工委以从严从实为要求,出台《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等制度,与各支部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年中、年终组织召开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把领导班子建设的触角延伸到村、社区基层党组织,街道党政领导每月到所联系点检查指导党建工作1次以上,做到半年一检查、年终一考核,充分发挥“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龙头作用。 重教育,强管理 打造具有青年路特色党性教育体系 青年路街道办着重打造党性教育品牌,形成了切合辖区实际,具有青年路特色的党性教育体系:一是年度集中培训。2013年至今,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赴江西华西村、河南省武警总队培训基地、大别山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新乡百泉干部培训中心等地开展集中培训,培训党员干部1200余人。二是开设高端专家大讲堂。每月邀请市级以上专家、学者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党建、文化、价值观、廉政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开设高端专家大讲堂共计35期,受教育党员干部达4500余人次;同时从辖区挖掘培养6名宣讲团成员,到各村、社区进行义务宣讲巡演。三是每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实行每周一升国旗、唱红歌和机关、村组干部例会制度,强化党性意识修养。四是创新载体,先后开展了“先锋模范星级评定活动”以及党性知识竞赛、争做焦裕禄式好干部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形成浓厚渲染氛围。五是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论语》《道德经》等国学名篇系列讲座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在元旦、春节、七一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了扭秧歌、舞狮子、唱戏曲、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活动,让辖区群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进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 重机制,强规范 切实推进四项基础制度落实 青年路街道办坚持紧扣经济发展主题抓基层党建,推进四项基础制度具体落实,创造性地推行了“四共四化”工作模式:1.民主共建,基层民主决策科学化,即用“4+2”工作法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2.条块共管,矛盾调解化解网格化,将辖区8个村、4个社区划分网格,随时随地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3.平安共筑,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常态化,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水平,提高了村民群众幸福指数。 在便民服务方面,强化两级服务。一是投资50万元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配置了咨询台、群众休息椅、空调、LED电子屏等硬件设施。对外办公的三资管理、阳光村务、养老保险、计划生育、综合业务等5个服务窗口均实现了网上效能监察、信息共享、业务传输、政务公开等,形成了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便民服务平台。二是8个村、4个社区便民服务站采用“三个一”的模式服务办事群众,即“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一家人受益”,做到岗岗有标准、步步有规范,节假日预约、全天候服务等工作措施,对群众急办、特办的事情,不分节假日随叫随到,实现全程代办制度,简化办事流程,避免群众“走弯路”。 在矛盾调解化解方面,强调“五老信访调解”机制。充分发挥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老劳模、老复退军人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崇高威望、人格魅力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向群众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随时随地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 在科学民主决策方面,强调三个特色。青年路街道办在严格按照“4+2”工作法对村内大事开展工作的同时,突出强调“事前汇报”“包村干部全程参与”“痕迹化管理”三个特色,要求所有决策过程都留档备案,方便后期查阅。 重实效,强发展 积极发挥党支部在两新组织的作用 中牟是传统的大蒜种植县,“大蒜兴则农民富”,服务中牟大蒜生产销售的冷藏保鲜协会成立于2004年,青年路街道办积极发挥党支部在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中的作用,成立了中牟冷藏协会“村企联建”党支部,协会党支部现有党员266人,党员涵盖中牟县域内157家冷藏保鲜库和2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引领协调农村经济组织。协会党支部将党组织设置与群众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紧密结合,打破乡镇、行政村区域限制,对应协会管理的8个片区,设立8个党小组,通过协会支部这一政治纽带,把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优势,与党组织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机制建设、提供服务、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日益多元的农村社会阶层,更好地处理农村各种利益关系、利益诉求,更好地做好冷藏行业内流动人口、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 (二)“三部曲”培养新时代农村干部。协会党支部发挥冷藏保鲜协会覆盖区域大、产业链长、涉及党员多、教育载体丰富的优势,持续开展两新组织党员培训教育。一是培养发家致富能力,即让大家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开阔眼界,传授经营致富理念和互联网+思维,对符合要求的党员提供资金帮助创业;二是教育修身做人,教育党员想做事、先做人,坚定信念强党性、遵纪守法讲道德、勇当先锋学榜样;三是引导富裕党员回报乡亲,即激发富裕党员的社会责任感,自己富了不忘群众、勇于吃亏、乐于服务,同时教会他们农村工作方法,帮助他们回村任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近年来,已累计有30余名优秀党员回村任职,其中12人担任支部书记、18人通过竞选担任村委主任、村民组长等职务。同时,有效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在互联网时代的办事能力,从不懂网的新“文盲”变成了善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互联网达人。 (三)勇于推动科技创新。为解决蒜价暴涨暴跌伤农问题,在协会党支部的推动下,协会投入巨资,以自主创新的农副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中农电商网)、冷藏保鲜库安全生产服务平台、冷藏保鲜库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为重点,整合资源促进冷藏保鲜行业及相关产业的业务协作,业务促进,形成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平台,为当地的物流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研究机构、银行、保险等单位提供服务。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如炽党旗的引领下,青年路街道办事处干部群众正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积极投身到建设幸福家园的事业中。 重典型,强示范 打造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 青年路街道党工委突出党建品牌,坚持典型引路,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通过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示范推动等方式,整体提升全街道基层党建水平。 西街村是青年路街道打造的一个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西街村党委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基层党建的部署要求,狠抓教育培训和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落实,促进了该村的和谐稳定和快速发展。 (一)党教带民教,营造良好的党风村风民风。倡导党员群众积极参加“三课堂”教育,即领导干部大讲堂、牟野讲堂、互联网+课堂,组织党员到“三基地”开展培训,即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大专学历教育基地、“两新”组织党员培育基地;成立党员服务队,每月自发开展义务劳动、帮穷救困、政策宣传等活动;成立青年歌舞队、戏迷演唱队、秧歌队、盘鼓队,闲暇时为村民演出,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每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和孝心模范评选活动,通过选树典型,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近3年来,全村共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活动80余场,200多名群众通过学习培训,掌握了电焊、电脑等实用技术,189人在新岗位就业。 (二)完善基层便民服务制度,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村成立了村级便民服务站,负责群众来访咨询、手续证件办理、疑难问题处置等工作,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每天安排村组干部值班,一名村“两委”成员带班,安排专人代办群众服务项目,群众只要来到便民服务站,不出门事情就可以解决。在辖区每个主干道安装有摄像头,增加辖区安全指数。组织村治安巡逻队在辖区内不间断地巡逻,每周进行一次平安建设、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排查,响应群众心声,维护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三)完善矛盾调解化解机制,维护辖区稳定环境。成立村级民调委员会,除发挥村民调员、联户代表的主力作用外,还吸纳聘请“村五老”,即农村老党员、退休返乡老干部、离任老村(组)干部、德高望重的老人、乡村退休老教师为义务调解员。依托“五老”人熟、地熟、情况熟以及群众基础好、威信高、懂政策的优势,有效化解各类民间纠纷。另外,把全村划分出若干网格,每个调解员分包一个网格,定期走访排查群众需求和矛盾隐患,全部主动帮助解决,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