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X02版:新郑播报 政务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和庄镇大招商大项目 引领辖区经济快速发展 2015年,和庄镇紧紧围绕“三大主体”工作,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该镇全年招商引资完成域外境内到位资金11.9亿元。 日前,记者走进恒天电缆公司生产车间,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一丝不苟地操作。去年,面对严竣的市场形势,恒天电缆通过自主创新,拓宽销售渠道,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而产品创新、开发市场,则让恒天电缆保持了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和庄镇坚持以招引大企业、大项目及其配套产业为目标,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并建立完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服务机制,落实从项目审批到落地投产,围绕项目建设实施“四个一”服务机制,促使在谈项目尽快转化为合同项目,提高项目履约率和开工建设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郑播报 崔靓 农民种植专业合作 “种出”致富新希望 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苗家沟村,依托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红薯种植和粉条深加工,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据悉,具茨山苗家沟村地处山区,土地比较贫瘠,水利设施不完善,遇到干旱的年景收成更低。村里一直有种红薯的传统,但红薯种植都是一家一户地“单打独斗”,群众既不熟悉市场也不讲究种植技术。2011年,苏艮红当选苗家沟村委会主任,看到乡亲们一年到头在自家土地上勤劳耕作、收成却依然只够温饱。多次考察后她决定联合其他村民,成立“大脚岭种植专业合作社”,主打红薯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深挖群众自产小米、山村柴鸡蛋等的潜力。 合作社利用苗家沟种植红薯的自然优势和多年的种植基础,积极引进技术、洽谈项目,组织村组干部及致富能人赴外地参观考察、学习种植技术,降低农民种植风险。合作社的带动,使粉条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村民的腰包更鼓。 记者 杨宜锦 孟庄镇 依托网格“质量”强镇 孟庄镇结合新郑市“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工作要求,将质量管理纳入网格日常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宣传培训,规范信息平台,健全问题处置、加强上下联动,着力提升镇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 坚持日常培训和每月集中培训相结合,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及阶段性工作,联合新郑市质监局、安监局下沉人员,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排查、管控期间燃煤锅炉整治、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知识等专题培训。 强化信息平台统筹、收集、分发、协调、裁决、追究的职能,充分发挥各级网格长“社管通”手机的利用价值,通过“出门就办公”工作机制,要求各级网格长对在下村入户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食品质量、环境质量等问题及具体的解决措施进行及时录入,提高问题处置效率。 深化条块双网融合,通过落实“组团式下沉”和“固定日下沉”制度,发挥“条”上的执法主体作用和“块”上的统筹协调作用,狠抓“三支队伍”建设发挥实效,加强联勤联动。记者 杨宜锦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