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现代文化世家丛书”出版
2016河南新春马戏艺术节将举行
看中原先民“天工追梦”
这哪是“极限挑战”
分明是“夺宝奇兵”
送别著名作家张一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送别著名作家张一弓
文学界知名人士纷纷发文悼念

昨天上午,著名作家张一弓遗体告别仪式在郑州殡仪馆举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原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与社会各界人士百余人,在这里与著名作家张一弓做最后的告别。

2016年1月9日下午,张一弓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1岁。连日来,铁凝、李敬泽、李佩甫、鲁枢元、邵丽、何弘等国内文学界著名作家、学者、文艺评论家纷纷发表悼词,缅怀这位文学大师。

郑州晚报记者 崔迎 实习生 王世瑾

社会各界人士前来送别

昨日一早,前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社会各界人士就陆续赶到市殡仪馆,人们胸前戴着素洁的小白花,默默等候见张先生最后一面。

9时5分,在婉转低回的哀乐中,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张一弓的遗体安卧在鲜花丛中,一面巨大的党旗覆盖着老人的遗体。人们神情肃穆,一起默哀,然后一一上前,向张一弓三鞠躬,与先生做最后的告别。

河南省文学院院长何弘表示,先生生前不喜铺张浪费,生活简朴,按照他“丧事从简,不要铺张”的遗愿,告别仪式上没有设置宣读悼词等环节,一切从简。“一弓老师走了,但他作为河南新时期文学的一面旗帜,将永远高高飘扬,永远让我们怀念。”

“张一弓同志是一位具有强烈现实意识的作家,他称自己是‘同时代人的秘书’。他认为作家的创作虽然要表现‘自我’,然而‘自我’也有‘小我’和‘大我’之分,‘大我’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否则读者没有理由看你的作品。源于这样的创作理念,他努力追踪农村的变革步伐,以充满热情和理想的现实主义特色为人所称道。”在省文联提供给记者的“张一弓同志生平”中,如此评价他的艺术成就:“张一弓同志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和文学事业,对民族、对人民充满热爱,是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杰出文学家,为当代文学写下了壮丽的篇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今天,全国各地文学界的朋友,包括有很多从广州、上海赶过来的,都用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一弓老师的悼念。”何弘表示。

全国文学界缅怀张一弓

连日来,在获悉张一弓逝世的消息后,全国文学界著名作家、学者纷纷发表悼词,缅怀这位文学家。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党组书记钱小芊在为张一弓先生送去花圈的同时,铁凝用一段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她写道:“一个作家终其一生,能为世人创造几个鲜明、难忘的文学形象实属不易。张一弓做到了。就此而言,他是幸福的。一弓已远行,他的率真、诚朴、对人生胸无块垒的微笑,将伴随他的那些人物,长久地活在读者心中!”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题词表示哀悼:“一弓老师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的足迹,《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永载史册。”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在回忆了与张一弓交往的时光后,写下“一弓先生是新时期文学的一员骁将,又是中原文化的弘扬者。沉痛悼念一弓先生辞世,一弓的文品与人品应为当代文坛的楷模。一弓远行,作品永存”的悼词。

作为张一弓的南阳老乡,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以“一张强劲文学之弓射出的闪亮鸣镝飞到了尽头,灿烂的文学豫军之星陨落了,他的轨迹深深锲刻为一个时代的年轮”表示哀悼。

在张一弓去世后,河南文学界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文学大家。省作协名誉主席李佩甫以“张一弓的去世是河南文学界、中国文学界的一大损失,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文学事业”表达对他的敬重;省作协主席邵丽认为张一弓“正是通过一部部作品,润物细无声地影响鼓舞着文坛后辈”;省文学院院长何弘用“社会意义人性意识文学意蕴熔铸铜钟警世界,乡村情感英雄情结浪漫情怀充盈驿站栖精魂”的挽联将张一弓的著作与文学品格概括其中;著名文艺评论家鲁枢元则提笔写下“八十年风雨兼程,铁弓铮铮,肝胆照人秦时月;四百万锦绣文章,碧血斑斑,柔情润物陌上云”的挽联,以表达心中悲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13080 2016-01-16 00:00:00 送别著名作家张一弓KeywordPh文学界知名人士纷纷发文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