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6版:荥阳播报 荥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养老+地产”,盈盛集团试水养老地产新模式
■商业资讯
荥阳市交通运输局
7小时查扣20辆车
临近春节,老年人买保健品谨防上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临近春节,老年人买保健品谨防上当
荥阳市食药监局温馨提醒:免费游、专家义诊多是陷阱

为确保节日期间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近日,市食药监局、食安办在食药安全专项检查治理工作。期间,多次接到群众举报投诉一些商家非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该局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查处了一些“保健食品”“保健药酒”。

在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温馨提醒:年终岁末,各类骗局层出不穷,希望广大市民群众尤其是老年朋友们,谨防保健骗局,提高防范意识、骗局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自身及亲人朋友的身体健康和财产不受损害。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牛志强 樊浩丽

打门槛牌

拒绝年轻人参加讲座

讲座、销售时间通常定在工作日,讲座设门槛,事先向老年人配发入场证,此举是为了“避免上班的年轻人进入”,主要是因为年轻人辨别能力强,不法经销商害怕骗局被年轻人识破,达不到其赚取不义之财的目的。

打亲情牌 “大爷大妈”叫得亲热

一见面就喊“爷爷奶奶”或“大爷大妈”,哄老人开心高兴,以亲情打动老人,使老人从心理上放松警惕,降低辨别能力。

打名医专家牌 “专家”义诊免费讲座

不法经商者经常打着“专家”免费讲座、义诊的旗号,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从而达到推销保健品的目的。

案例:免费体检结果吓人

荥阳的顾老先生在接受一家保健品经营部组织的免费体检后,被告知其血压、血脂、血糖3项指标高得惊人。体检者向他提供了一份化验报告单,并称如不抓紧治疗,病情将无法控制。在该“化验报告单”的“专家建议”一栏中,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要求服用一品牌保健品三个疗程。顾老先生咬着牙,掏出1500元,现场买了3瓶保健品,并坚持按“医嘱”服用。随后出现腹泻症状,在子女再三追问下,顾老先生才说出原委。经医院检查,顾先生所谓“三高”根本就不存在,全家人为此虚惊一场。随后,商家作退货处理。

打奖品牌 用小恩小惠吸引参与

为鼓励老年人,卖方制作出勤卡,满勤的可奖励小礼品。抓住老年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在购买保健品之前,还会营造出货少人多的气氛,往往限额发放,不少老年人都怕错过了好机会,早早到场排队领礼品,整个现场呈现出人气很旺的氛围效果。

案例:免费旅游是诱饵

有一些保健品经营者以“买一赠一”“免费旅游”“终身免费体检”等为“诱饵”,千方百计让老年人“掏腰包”。荥阳市一家保健品经营部向老年人发放售后服务卡,承诺“用户每年可享受免费旅游两次,还可终身享受该保健品生产厂家所提供的免费体检。”一些老人出于长期利益考虑,纷纷购买。据不完全统计,约50位老年人共花了近60万元购买了该公司的保健品。然而,商家、厂家事后对产品疗效死不认账:保健品不是药,是你们自己没注意,不能怪我们。

打疗效牌 大肆宣传药品疗效

正规保健品都有国家批准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不法商贩大肆宣传疗效,尤其针对老年人中常见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有特殊神奇疗效。多数老年人要么体质偏弱,要么常年被疾病困扰,当某种保健品被宣称能治愈疾病时,更容易受蒙蔽。

案例:药品原是保健品

荥阳的李女士在早市买菜时收到一张写着“某体验店消除血栓,让您健康”的宣传单。李女士的老伴多年前患上脑血栓,看到宣传单后她马上来到这家体验店,在宣传人员的忽悠下购买了3000元的溶栓药品。李女士的老伴使用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效果,最后看到包装盒的批准文号是健字号。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14213 2016-01-21 00:00:00 五 临近春节,老年人买保健品谨防上当KeywordPh荥阳市食药监局温馨提醒:免费游、专家义诊多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