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中牟县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牢牢把握“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要求,克难攻坚,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该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5亿元 汽车产业集聚区生产整车12万台,实现总产值650亿元,成为省十强和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引进青山变速箱等项目44个,协议资金393亿元。建成郑州日产20万台扩能等项目18个,完成投资60亿元,其中国能一期、比克一期竣工投产,销售新能源电池两亿安时。汽车服务业博览园建成宏达车业广场等项目6个、在建项目12个,集聚商户5000余家。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房地产业平稳运行,商贸流通体系日趋完善。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上升至省级层面,规划面积拓展至132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亿元,成为郑州市“五快”专业园区。华特迪士尼、建业·华谊兄弟、凤凰卫视等重大项目纷纷入驻,海宁皮革城、杉杉奥特莱斯项目主体完工,方特梦幻王国开业迎宾。全域旅游局面初步形成,全年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成为“最美中国绿色生态·文化魅力旅游目的地城市”“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 都市生态农业成效显著 中牟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年交易额达到750亿元,建成弘亿、晨明等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6个。刁家乡万邦万亩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开工建设,探索出“农企合作”新模式。农业组织化程度持续提高,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4家,新增、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75家。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5%。连续24届荣获省“红旗渠精神杯”。 社区建设加快推进 拆迁面积、在建安置房面积超额完成“两个超千万”目标。全县在建新型社区数量达到54个,大孟镇镇区社区、刁家乡付李庄社区等4个社区实现回迁入住,社区功能同步完善,建成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项目110个。连续3年荣获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 园区功能更加完善 汽车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批准实施, 正中大道等10条道路已建成通车,新架设电网13公里,新建学校4所,投融资服务中心等8个要素平台实现规范化运行,园区就业人数达到3.2万人。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加快编制,“三路一桥”工程全面实施,新建学校两所,依托“平安文旅荟”平台,产业发展基金达到100亿元,园区就业人数达到2.6万人。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区功能不断提升,改造雨污水管线33公里,新建供水供气管线5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9.4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区天然气用户达到8万户,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05万平方米。城乡路网体系日趋完善,完成国道220线升级改造,机西高速、国道107线东移、国道310线南移工程加快推进,新建、续建县乡道路13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110千伏黑李变电站扩建工程基本竣工,110千伏肖庄输变电工程加快建设,新建、改造农村电网205公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要素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获批建设用地1.5万亩,供应建设用地8700亩,处置存量土地7200亩,新增黄河滩区占补平衡指标8000亩;16家企业进入省级“新三板”上市后备资源库。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引进项目57个,协议资金760亿元,实际利用域外境内资金90亿元、外资5000万美元,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8个“四力”型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投资超额完成,155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1.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2%。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蓝天、绿地、碧水、清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大生态工程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初见成效,拆改燃煤锅炉179台,整治涉尘工地192处,关闭养殖场607家,3700余辆黄标车全部淘汰,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全部完成。实施生态廊道1.2万亩,营造生态林3万亩。贾鲁河生态治理工程主体完工,运粮河等8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完成。噪音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省市级卫生镇达到7个,卫生村达到138个。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以办好民生实事为重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完成民生支出4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8%。就业工作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33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五险”覆盖面保持在99%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6%,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4万人。社会救助工作有效开展,县福利中心基本建成,全民慈善活动募集善款20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600人次。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