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金猴贺岁迎新春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年味是个什么味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年味是个什么味儿?
放鞭炮、穿新衣、做糕团
新郑人回忆儿时的新年

放鞭炮、穿新衣、做糕团

新郑人回忆儿时的新年

新年临近,年味渐浓,而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来说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儿时的无忧无虑,在长大后变为责任和担当。还记得那些儿时的快乐新年吗?看看他们的回忆能否和你产生共鸣!

新郑播报 李显文 邓春丽 崔靓 整理

40后柴军朴:

祭祀是全村的大事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农村过年最重要的活动是敬神。我们村子300多口人,有土地爷、大成爷、观音(百姓叫老奶奶)三座庙。土地庙规模小,香火一般;我们村紧邻双洎河,“大成爷”据说是使船人家敬的神;老奶奶庙规模大,又有场地,因为观音送子,家家祈求多子多福,所以香火最旺。

过了腊月二十三,村里人就开始筹备过年,搭秋千、扎鳌山、组织文艺活动。扎鳌山在年前两三天开始,以高粱秆为骨架,插柏枝,放油灯,结彩绸,这大概与“求子”和希望独占鳌头有关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还要敬天地全神,家家端着饺子碗到老奶奶庙前倒上一些饺子汤,并说些祝福祈求之类的话。

晚饭后敬神开始,妇女们带着香纸和烧制的瓷娃娃,虔诚地在奶奶神像前上香、烧纸、磕头。男子们敲锣打鼓踩高跷,围着鳌山扭啊唱啊,鳌山上几十盏油灯通明闪亮,庙前纸钱熊熊燃烧,庙里飘出袅袅香烟,成年人围成圈随着踩高跷人的表演,小孩子钻进圈里又蹦又跳,这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刻。如今,这种过年敬神活动,只能留在记忆中。

60后陈慧君:

准备吃食 团成“麦垛”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不像今天,揣着钱到超市什么都能买到。每逢过年,走亲串友都要送馒头,所以我家每年腊月二十八都要发面蒸馒头。

每年腊月二十八早上,公鸡刚打鸣,妈妈就把我叫醒,洗漱完毕后把发好的面从缸盆里搬到面板上,用力搓揉面团。妈妈把我揉好的面,圆成馒头、卷成油卷,上锅蒸熟后串亲戚用;也会按家乡的规矩,团成“麦垛”。“麦垛”预示着来年麦子大丰收,麦粒堆成小山垛,用面袋装起来。这不同形状的馒头,蕴含着家乡人的美好希冀。再往后就是过油货、煮肉、炖菜、盘饺子馅,样样就绪后,过节待客就省事多了。

那时,小孩子的拜年方式最为有趣。大年初一大清早,孩子们不用叫就起床,穿上新衣,呼朋唤友,走东串西,给村子里的爷爷奶奶、伯父叔叔、婶子大娘们磕头,讨到一些核桃、大枣、花生、糖果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最爱。村子不算大,百八十户人家,走一遍一个上午就过完了。遇到其他孩子们时,总会自豪地拍拍口袋,显摆自己的“收获”,这是儿时的我们最幸福的事了。午饭时,妈妈把盘盘碟碟摆上餐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70后代进增:

三十晚上洗洗脚,到处赶得早

在我记忆里,每逢过年,大人们便早早起床,抓出关在笼子里的公鸡,把菜刀磨得锋利,杀鸡不能补刀,一刀见血是最吉利的。鲜红的鸡血滴在碗里,滴在祭祀的冥纸上。灶旁的风箱“呼呼”送着气,锅里的蒸笼冒着热气,菜肴在铁锅里打滚,案板上的腊肉骨头被刀斩得啪啪作响,院子里到处洋溢着清香!这是盼望已久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更是吉祥的年味!我们踮着脚把春联贴在门框上,大红灯笼也挂上了,水缸里的水也担满了,院子里打扫干净了。

有句老话,三十晚上洗洗脚,到处赶得早。所以除夕晚上的脚洗得越干净越好,会在来年交上好运,赶上口福,谁家吃肉你都能赶上。肉是那个时代的奢侈品,所以人人都拼命把脚丫子洗得更白净!除夕之夜,万家灯火,黑白电视里的联欢晚会载歌载舞。人们都在守岁,厨房灶膛里的火也不能熄灭。

大年初一,孩子们吃完早饭给父母磕头拜年,得了压岁钱跑去街上买鞭炮。女孩儿跳起绳,妇女们嗑瓜子拉家常,男人们在打长牌,老人们啪嗒啪嗒吸着旱烟……不一会儿,耍龙灯的来了,人们迅速围成一个圈。人们随着清脆高昂欢快的唢呐声扭动着腰肢,新年的气氛像酒一般浓烈。

80后唐小利:

和哥哥抢肉骨头啃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念叨一首民谣:“腊八,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破毡帽……”确实如此,过了腊月初八,家里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储备年货了,最喜欢跟着爸爸去洧水路的菜市场逛逛,和菜贩、鱼贩们讨价还价。

那时候,最期待年三十晚上,爸爸妈妈连夜煮肉、炖排骨、炸各种各样的油食。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锅炖肉出锅时,妈妈在厨房冲正在看春晚的哥哥和我喊:“谁来啃骨头?”我俩就噌地一下跑过去,去争肉比较多的骨头来啃。

我们小时候,城市虽不大,却有两三个游乐场。每年初一吃过午饭,我就和表弟表妹们去玩遍所有的游乐场,吃遍各处的棉花糖。一直到华灯初上,玩累的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除此之外,还有元宵节晚上的灯展。每年正月十五、十六的晚上,整个人民路中段会摆满各式各样的彩灯,有八仙过海、西天取经、葫芦娃……五彩缤纷、眼花缭乱,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一个又一个的新年到来又逝去,我们一边成长一边遗忘,但总有些温暖的味道是我们割舍不下的,现在想来,应该就是父母给的浓浓的爱的味道。

80后高天亮:

最大的乐趣是放鞭炮

小时候,过完八月十五就开始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盼过年,心想天天过年该多好。那时对过年的印象就是: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在爆竹声中和小伙伴们捂着耳朵乱蹦乱跳,捡拾断捻的鞭炮,身穿新衣、辫子上插着纸花的小女孩跟在我们几个小男子汉后面怯怯地不敢靠前。大人们都忙着打扫房间、贴春联、挂摇钱树、油榨蔬菜、剁水饺馅……当然,还有漫天遍野的雪,和小伙伴们穿梭在雪地里堆雪人。崭新的棉鞋被趟得湿透,双脚冻得通红,母亲便责怪着给脱下来放在火盆上烤干。这样的场景朴实温馨。

过年最有乐趣的莫过于放鞭炮。当时农村条件差,玩的主要是“百子鞭”,还有检来断捻子的俗称“瞎炮”。从中间折断露出里面的药硝灰,几个围成一圈或各种图形,用香火点燃,胆小的孩子捂住耳朵远远地躲起来,药硝灰遇香火点燃瞬间燃烧,炸得到处乱蹦,增添了不少童趣。大的鞭炮主要是晚上几个人躲在墙或大树后面,等有大人路过时突然点燃扔到他们跟前,吓得对方惊慌失色,然后轰笑着四处跑散。

现在生活水平慢慢提高,每天都像过年,年味也慢慢淡了。十几岁的女儿也懒得帮着贴春联、打扫房间。也许过年对于她们来说是一桌比平时丰盛的年夜饭,很难再寻找到我们当年的乐趣。

90后卢捷:

最期待穿新衣服

我对过春节有印象是在六七岁。那时,妈妈会蒸一种枣花糕用来祭祖。还有每逢我有重大的升学考试等,妈妈都会蒸糕祈祷,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妈妈说是为了让我“高升”。

大年三十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我小时候不爱看春节晚会,只等着饺子熟了,就该我放鞭炮了。还有一件事情让我非常期待,那就是穿新衣服,小时候家里穷,过年时才能做件新衣服,年前不能穿,要等到年三十晚上才给拿出来。睡觉前,妈妈把新衣服拿出来,我闻着那淡淡的棉布香味入睡。

大年初一听到炮声就起床了,穿着新衣服跑出去,和几个同龄的孩子给长辈们拜年了。大人们有时候故意逗我们,不把头磕响了不给礼物,虽然可能只是一颗糖或一把花生,但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特别的礼物了。孩子们在这一天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长不会过多干涉。儿时的春节留在记忆里却永远忘不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16590 2016-02-03 00:00:00 四 年味是个什么味儿?KeywordPh放鞭炮、穿新衣、做糕团
新郑人回忆儿时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