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2版:荥阳播报|政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荥阳市中医院恭祝
荥阳人民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荥阳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荥阳慰问现役军人家属
贾峪镇
强化节日安全大排查
荥阳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活动启动
201602033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荥阳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工业经济整体平稳发展

“十二五”以来,在荥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荥阳市以“三大主体”工作为统揽,突出“工业强市”,着力调结构稳增长、优环境强保障、扩开放求创新,妥善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多重交织的困难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工业经济形势整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提档加速,“十二五”工业经济主要目标和任务较好完成。

荥阳播报 王世端 通讯员 张星 文/图

工业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荥阳认真落实“三年倍增五年超越”计划,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现已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战略性、高成长性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70亿元,年均增长12.9%;实现利润129亿元,年均增长8.6%。装备制造、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食品、纺织服装、铝及铝加工等支柱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9%。超20亿元企业2家,分别是国电荥阳电厂、少林汽车有限公司。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完成964.1亿元。先后引进国电荥阳电厂、天瑞水泥、国机精工、华晶、四维特材、卡特彼勒、南车、金阳电气、海格、虏克电梯等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吸纳就业强的项目。“十二五”期间新材料投资占比8.3%,现代装备制造业投资占比36.3%。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按照“做大、做强、做优”原则,加快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兼顾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6∶68.4∶27。

围绕科学大道两侧,打造科技工业走廊,加快谋划对接军民融合产业园、电梯产业园、智能机器人制造,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工业增长极。

整合提升传统产业,规划建设建筑机械、阀门、游乐设备等特色装备产业园,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规模工业实现稳步增长

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的重点和方向,着力培养大企业、大集团,一大批投资规模大、落地建设快的工业项目相继实施,企业的规模、档次迅速提高,助推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十二五”末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5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99家。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明显上升,装备制造业逐步加强,初级加工类型企业的比重相对下降,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而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经济成分,也有效助推了荥阳市工业经济的转型发展。

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

荥阳产业集聚区以实现产业集群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品牌化为目标,着力打造以南车、卡特彼勒等战略性企业为龙头、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体系,形成拳头效应,提升承载功能,打造千亿元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园区随着国机精工、四维碳纤维、华晶等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项目的入驻,千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并建立了行业专家联盟,获得了国家专利导航实验区的批准。

五龙产业集聚区以规划建设建筑机械、阀门、游乐设备等特色装备产业园为重点,统筹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加强分类指导,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组织实施郑州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5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5项,获郑州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1.45亿元。对专利实行全额资助,5年来累计发放资助资金3841332万元,有效推动了企业、个体发明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政府科技投入明显加大,“十二五”期间,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支出分别为2892万元、3515万元、3300万元、4497万元、4163万元。在政府科技投入的带动下,企业用于新技术研发的资金明显增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一般企业达到1%。

5年来共引进各类科技人才506名,引进科技特派员22名,荥阳市连年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市”称号。此外,还先后荣获“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河南省专利申请二十强县(市)”等荣誉,郑州新材料产业园区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之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16607 2016-02-03 00:00:00 四 荥阳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KeywordPh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工业经济整体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