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感动因为亲历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后甭再说你是哪里人
咱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
wcs62120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颁奖典礼主持人白岩松查了查资料:感动中国人物,河南几乎年年有
今后甭再说你是哪里人
咱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

今后甭再说你是哪里人

咱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

这一刻,掌声雷动。

这一刻,灯光闪耀。

这一刻,苦尽甘来。

这一刻,月圆花好。

在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当王宽和王淑荣夫妇登上舞台,缓步向观众走来,关于“王宽家”的故事,终于迎来了最绚烂的篇章。

这是一个曲折的故事,2001年,《郑州晚报》以整版的篇幅,首次报道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宽,退休后到茶座“卖唱”挣钱抚养孤儿的动人事迹。

此后,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重磅推出“王宽家”系列报道,引来全国百余家媒体争相转载刊发及报道,一时间,“王宽家”的故事感动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这是一个圆满的故事,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的荣耀,是对救孤义举最大的肯定,热烈的掌声和纷飞的泪雨,是对王宽夫妇最好的回报。

苦尽甘来,花好月圆,这是一种最能寄托中国人美好愿望的表述,如今,它就这样真切地构成了这个故事,构成了“王宽家”10余年坎坷路途的真实写照。

而对于王宽夫妇来说,站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领奖台,并不是终点。

“王宽家”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和孩子们会将这温暖的爱延续下去,用铿锵优美的唱腔,用力所能及的义举,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邢进/文 张翼飞/图

王宽入选

郑报集团推出的“感动中国

年度人物”已达6位

昨晚8时,“2015感动中国”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由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率先重磅推出的“茶楼卖唱养孤儿”的王宽入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据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中央电视台最重要的年终节目之一,已连续14年举办。自2002年启动以来,推出了一系列先进人物,感动了亿万国人,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随着王宽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郑州报业集团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已达6位。此前,由郑州报业集团旗下媒体《郑州晚报》推出的“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舍生取义的飞行员李剑英、最美乡村教师李灵,《郑州日报》推出的“陇海大院”分别入选了2005年度、2007年度、2009年度和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此外,对2013年当选的苍生大医胡佩兰和航天人英雄群体中的刘洋,郑州报业集团也都有浓墨重彩的报道。

郑州报业集团推出的先进典型多次入选“感动中国人物”,彰显了以“温情温暖,向上向善”为报道原则的郑州报业集团关怀民生、温暖贴近的新闻情怀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新闻力量。

昨晚的颁奖现场,王宽携夫人王淑荣最后一个登场,当他们出现在颁奖台的一瞬间,掌声雷动,灯光灿烂。

“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做了榜样。”这是央视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王宽夫妇的颁奖词。

苦尽甘来

一家人忆苦思甜尽享幸福时刻

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说:“在观众的眼里,他是艺术家;在演职员的眼里,他是团长;而在一些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的眼里,他就是父亲。”

一部短片,浓缩了“王宽家”的故事;一段讲述,诉尽10余年的悲欢人生。

在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王宽夫妇收养了家乡6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加上自己患了渐冻症的亲外孙王海龙,以及因为家庭困难跟着他们来郑州上学的孩子,最多的时候,他们要同时照顾9个孩子。

为了他们能够衣食无忧,长大成人,王宽放下艺术家的身段,不管风霜雨雪,从不间断,在茶楼卖唱挣钱整整10年。

而看到两位走下长长的舞台接受采访,白岩松想到的是两个词“苦尽甘来”“忆苦思甜”,这两个词,贯穿了整个采访,老两口追昔抚今,感慨万千。

这是苦尽甘来的时刻,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大孙子汪文胜已经娶妻生子,王淑荣幸福地说:“我都当太太(太奶奶)了!”大孙女汪文娜也已经订婚,婚期定在今年的5月2日。

这是忆苦思甜的时刻,想起当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处,想起王宽不辞疲倦、风雨无阻地卖唱,数次累倒收到医院病危通知书的晴天霹雳,想起当年到处给孩子找学上的焦虑无助,想起懂事的孩子们的种种体贴……老两口泪洒领奖台。

然而这又是幸福的眼泪,10余年和孩子们同甘共苦,对于王宽夫妇来说,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回首来路,当年的坎坷和痛苦都已被岁月稀释,留下的是满满的幸福与温暖回忆。

刻骨铭心

永远难忘郑州好心人恩情

有一段恩情刻骨铭心,无论接受多少次采访,王淑荣都要提及。

当时,由于孩子们的户口都不在郑州,要上学就要交一人几千块的借读费,而王宽夫妇根本交不起这个钱。

正当他们骑车走遍全市为孩子们找学校的焦虑时刻,南阳路一小的张校长看到了《郑州晚报》“艺术家茶楼卖唱养孤儿”的报道,“他说这个事儿我们应该帮你,你的孩子们都来我们学校上学吧,我们一分钱也不收”。

隔着这么多年的时光,每次讲述这件事,王淑荣都依然忍不住眼泪。

白岩松代表大家公开向张校长致谢:“好事说三遍,南阳路一小的张校长,南阳路一小的张校长,南阳路一小的张校长,谢谢您!”

台下,掌声雷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令王宽夫妇日后念念不忘的善举,而除了张校长之外,还有更多的郑州人被他们打动。

自从《郑州晚报》报道了王宽卖唱养孤儿的义举之后,在茶楼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点王宽的戏,王宽说:“自从媒体报道了家里的事,大家都认我了,原来王宽这老家伙在茶座挣钱养孤儿呢!大家都伸出援助的手,点我的戏,今天点明天点,今天一百明天五百,我的经济来源越来越好!”有戏唱,有钱挣,他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17384 2016-02-15 00:00:00 二 今后甭再说你是哪里人<BR/>咱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KeywordPh颁奖典礼主持人白岩松查了查资料:感动中国人物,河南几乎年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