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永不褪色的记忆——郑州刑警故事》
出版发行
地铁招20名兼职服务督导员
郑州—新疆石河子—喀什
航线22日开通
考研成绩即日起可查询
几滴血送到实验室
被拐23年女儿找到亲生父母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几滴血送到实验室
被拐23年女儿找到亲生父母
科技强警,我市去年现行命案实现100%破案
视频侦查支队民警正在对刑事现场附近视频图片进行模拟分析

几滴血送到实验室

被拐23年女儿找到亲生父母

去年全年命案破案率100%;打掉涉黑团伙7个,打黑除恶综合成绩全省领先;“1999·12·5”特大抢劫银行案等一批大要案被成功侦破……这每一组数字背后包含着郑州刑侦战线每一位刑侦民警的奉献与牺牲。

郑州晚报记者 张玉东 通讯员 王洪岩/文 郑州晚报记者 周甬/图

多警种“组团”作战屡破大案

15日上午,在市公安局打击刑事犯罪合成作战队的办案大厅内,来自刑侦、经侦、网监、便衣等多部门的民警齐聚一起,正在紧张有序地对当天的警情进行分析研判。

据悉,去年,郑州警方打破各警种之间的壁垒,形成多警种用不同侦查手段和思维共同研判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的合成作战格局,实现“警种合成、资源合成、手段合成”。

2015年12月4日,龙子湖高校园区周边发生数起盗窃学生财物案件,犯罪侦查局合成作战队通力合作,精准研判,一举打掉了一个广西武宣籍扒窃学生财物的48人犯罪团伙,串并落实同类案件15起。

今年以来,刑侦部门先后多次参与大要案侦破,如管城“1999·12·5”抢劫银行案等。协助研判重点督办案件10起,其中省厅督办案件3起;研判重点可疑人员25人侦破案件89余起。

通过DNA技术,帮助多个家庭团聚

在犯罪侦查局刑科所DNA实验室,黄淑琴主任正带着同事们忙碌在各种案件现场和实验室,她们每年要对2600余起案件的送检物进行检验鉴定,常常要面对血腥、腐肉、恶臭等。

2015年1月9日,郑州警方打拐办根据“宝贝回家网”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在航空港分局辖区采集到一名疑似幼年被拐人员的血样,后与洛阳市1992年发生的女童被拐案件的父母血样比对成功。被拐23年的赵丽(化名)成功找到了亲生父母。

2015年9月7日,新密警方通过对失踪儿童父母DNA进行不间断比对,在洛阳嵩县将走失儿童小山(化名)找到,顺利侦破“2008·11·12”新密牛店镇儿童走失案。

“我们会通过现场勘察,找到嫌疑人所留下的生物信息,通过实验室检验,找到嫌疑人的生物学特征、地域特征,在数据库进行查询比对,为案件侦查侦破指明方向。”工作人员介绍说。

视频侦查技术让嫌疑人无所遁形

随后,记者来到视频侦查实验室,工作人员正通过 “模糊图像处理系统”对一辆视频抓拍模糊不堪的车辆进行清晰化处理,不一会儿模糊的车牌号便在另一台显示器上露出真容。

据了解,该系统能够对模糊视频图像进行清晰化处理、视频信息重建和恢复的功能,并能够对多张嫌疑目标图像或视频进行对比分析。

2015年3月底,郑州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北四环附近发现一具尸体。接报后,专案组民警围绕被害人的身份和社会关系一一调查,但一无所获,现场也未提取到有价值的线索,这种情况下,案件侦破工作的重心压在视频侦查上。

视频侦查民警扩大对周边视频监控系统的调查。经过周密的研判分析和大量的实验测算,专案组初步锁定犯罪嫌疑人,并确定其使用的交通工具为自行车。最终,案件成功破获。

去年全年现行命案全破

据悉,2015年以来,郑州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局以“实战、实用、实效”为目标,不断加强刑事科学技术的软硬件投入,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前列。

2015年2月,犯罪侦查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重点司法鉴定机构”,法医、痕迹、声像、文检、理化等6个实验室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重点实验室”,成为河南省公安机关唯一获评的先进单位。

此外,针对近年来跨区域流窜犯罪突出的特点,郑州市公安局先后与80个单位签订了刑侦警务协作协议,建立了“情报互换、资源共享、联勤联动”的警务协作新模式,有效提高了侦查破案效率。

正是由于市公安局的不断创新、科技强警,才创造出2015年全年现行命案全破等成绩。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17970 2016-02-17 00:00:00 四 几滴血送到实验室<BR/>被拐23年女儿找到亲生父母KeywordPh科技强警,我市去年现行命案实现100%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