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大爱之城·郑州现象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凡人善举彰显和谐郑州现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凡人善举彰显和谐郑州现象
郑州大学教授 纪德尚
管城区北下街办事处 工作人员 邓艳
金水区凤凰台街道办英协社区 工作人员 张杰
郑州市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 主任 关骊

郑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以爱国、厚民、崇德、守信、尚和、从善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孕育、传承与弘扬。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建设。“大爱之城·郑州现象”看似是一种现象,但究其背后,这里有爱的基因,有爱的传统,有爱的传承,又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是在倡导爱心、传递爱心、奉献爱心的过程中,结出“大爱之城”的硕果。

近年来,郑州涌现出9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连续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台上,都有郑州人的身影,尤其是胡佩兰、陇海大院、王宽家,在更高层面上演绎着郑州温暖和郑州大爱。

郑州报业集团持续关注的胡佩兰、陇海大院、王宽等一系列爱心人物,充分展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传播大爱,温暖向善,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人性光辉、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之传递的社会正能量符合人性,接地气,传得开。站在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领奖台上的王宽夫妇,在国人面前呈现了满满的“郑”能量。

在社会教育中,人的生活过程包含“成己、成人、成事”3个方面的内容。郑州之所以能成为“大爱之城”,就是在这3个过程中,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引领,深入民心,层层递进,水到渠成,最终构成了连续3年“感动中国”的动人画卷。

郑州报业集团推出的郑州的市民代表,包括集体,连续3年获得“感动中国”人物,是从来没有过的、非常了不起的。它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民风民德,反映出这个城市的道德水准,以及城市管理者和全体市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高山彰群峰,大德昭民风。一个城市集中出现这么多的“大好人”,肯定是有更多好人作为基数的。

巍巍高山,不会是孤峰陡立。胡佩兰、陇海大院、“王宽家”,令人高山仰止。而道德典范也必然是在一定的道德风气熏染下产生的,善风良俗孕育着道德典范,道德典范也代表着民风民德。

崇美者眼前多美景,崇贤者心中多贤人。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对别人的善良与好意极为敏感,点滴在心,他们也必然是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善良的人。郑州报业集团在这个城市发现的道德典型多,说明市民群体向善慕善者众。

人心向善性本善,民风可期德有期。感动中国“三连冠”说明了郑州人眼中有善,也说明市民群体对社会道德前景的信心。

中原捷足是期许,黄天厚土颂传统。在胡佩兰、陇海大院爱心集体、“王宽家”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原汁原味的中原民间传统。他们的事迹发生在现代化的省城中,他们代表现在也代表传统,代表着一条传统与现代化交织着的道路,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高度。

王宽的故事从2001年开始被发掘报道,15年后终于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说明咱们的媒体郑州报业一直在持续关注。这种持续的关注能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做好事,让郑州成为一个“大爱之城”。

我觉得201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真让我们河南人又扬眉吐气了一把,尤其是白岩松说“感动中国”做了14年,其中有13位河南人,几乎一年一位。这是我们河南的骄傲。而我们郑州市就有9位“感动中国”人物,而且连续3年上榜,这与像《郑州日报》《郑州晚报》这样的媒体对传统文化和奉献精神的大力宣传推广分不开的。

郑州这个“大爱之城”头衔的获得不是偶然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已深深根植于老百姓心中。

我们街头的墙壁上和宣传栏里,随处可见《三字经》《弟子规》的语录或者漫画。它们不仅温暖着这个城市,更是给市民一种生活的提示和启迪。这些现实中的一点一滴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

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我们会继续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抓好,用现实中的典型事例教育鼓励学生,让下一代感受到更多的“郑州现象”和“河南现象”,让年轻人发展得更好,传承传统文化和中原文化。

连续三年“诞生”三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郑州这座城市贴上全新的标签——大爱之城。

郑州14年来涌现出的感动中国人物群体塑造的大爱精神,传递的是郑州市民对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精神寄托和永恒愿望,传承的是当代郑州人薪火相传的精神火种,是中国精神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与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集中展现。这种大爱精神不是偶然出现的,作为“郑州现象”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必然性。

第一,良好的政治生态是“郑州现象”产生的有利契机和深厚基础。

第二,良好的社会风气是“郑州现象”产生的社会环境基础。

第三,在继承中创新的中原文化是“郑州现象”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

第四,群体性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郑州现象”产生的精神支柱。

第五,郑州各级党委、政府和现代媒体的通力合作,强力助推“郑州现象”产生,尤其是郑州报业集团旗下《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等现代媒体,连续三年成功推出三位“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弘扬“郑”能量、正能量,见证了负责任、接地气的媒体真诚、朴素的坚守。可以说,郑州“感动中国”三连冠,党委、政府和现代媒体的勇于担当功不可没。

“怎么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高大上的理论与老百姓的心灵需求结合在一起?‘郑州好人’这样一种现象,就提供了一个讨论的意义,关键在于让我们能够触手可及,可信。”

这些年,郑州媒体报道出来的这些感动中国人物,他们是百姓身边鲜活的道德楷模,这奠基了“大爱之城”,“郑州现象”源于接了地气,“郑”能量启动了“正能量”。

“大爱之城·郑州现象”,是一种启发。郑州市以“大爱”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特点的道德楷模的挖掘,触碰到中原大地上受到共同地域文化熏陶的、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灵触点:郑州人好有爱,河南人好有爱,中国人好有爱,中国人自古就有爱!“郑”能量在于接了地气,凸显“正能量”。

“大爱之城·郑州现象”,是一种引领。这些看似普通的,也可能一晃而过的人物和现象,如果没有宣传部门的一种政治引领,没有一种责任意识,没有一种政治敏锐感,没有新闻工作者的敬业与灵动,是带不来我们今天的感动和思考的。

“大爱之城·郑州现象”,是一种担当。只有地方党委、政府真正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自己的主体责任和使命,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宏伟目标出发,重视和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探索实践的路径,才会收到如此的成效。

郑州人,在一个个优秀儿女的作为中传递着强大的“郑”能量。胡佩兰用一生的时间给了我们感动;陇海大院帮人不是一天两天,而是40多年;“王宽家”不是救助一个支持一个,而是十几年如一日,养育孤儿,慈善助人。这中间的延续坚持,是“大爱之城”的灵魂所在。

郑州好人多,这个“大爱之城”的获得有一个厚实的基础。中原大地文化有包容性,有担当和追求,一直都被称为“中原多义士”。单单从郑州的一些街名上,就能看到这种厚重的传统文化。郑州有一个老街“德化街”,以德教化以德行商,还有“大同路”,体现的就是一种博爱精神。这些都体现着中原大地的精神追求,是我们一个又一个“感动中国人物”产生的肥厚的土壤。

郑州正能量的建设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的。应加强对“郑”能量的研究与宣传,形成系统的“郑”能量理论,用以指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建设的实践,推动社会文化建设良性发展。还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覆盖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的特点,加强对“郑”能量的宣传,经常刊发和播出关于“郑”能量的影视作品和文艺节目,宣传报道“郑”能量建设的进展、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培养“郑”能量理念、树立“郑”能量意识、营造“郑”能量氛围,形成大力推进“郑”能量建设的社会环境。

市民代表、管城区北下街办事处工作人员邓艳说最近从媒体上看到了王宽的报道,又聆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学到了不少东西,很有感触,对大爱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精神上得到了洗礼和升华。

“王宽的身体不好,家庭困难,但是坚持了17年,终于把孤儿们养大,太了不起了。”邓艳说,除了王宽,还有胡佩兰、“陇海大院”,郑州出现了“感动中国”三连冠,作为市民,她感到非常自豪。

“作为普通市民,我能做些什么呢?”邓艳说,那就是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教育好子女,带动身边人,以自己的方式做好事,在大爱之城里传递正能量。

市民代表、金水区凤凰台街道办英协社区工作人员张杰表示,他2012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和王宽接触很多次,耳濡目染,深受影响。他说,开这次研讨会,非常有必要,自己有很多心声,“大爱的故事讲不完”。

张杰说,王宽得知市民刘东心经常做好事,自己患了白血病却无钱医治,同情之余就想帮帮他。“经王宽提议,我们在紫荆山公园搞了一次义演,当天募集到的2.6万块钱王宽亲手交到了刘东心的家属手中。”他说,每年春节,王宽为社区的贫困户义写对联,去农村教留守儿童学豫剧,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他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教育。

作为一名90后,张杰说,从自身做起,传递正能量,影响周围的人们,已经成了他的心愿。“我也期待更多的市民加入到爱心大家庭里来,把大爱之城建设得更加美好。”

市民代表、郑州市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主任关骊表示,连日来,从郑州报业集团《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上看到王宽故事及大爱郑州的生动报道,心里感到很高兴,也很温暖,为郑报集团的媒体责任和担当点赞。

关骊说,自己也是一名公益人士,2009年7月,她开办了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在训练导盲犬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心血,并先后送出去了6只导盲犬供盲人免费使用,给他们的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头,也流过不少泪水,但看到经过培训的导盲犬给盲人朋友提供了实在的帮助,又很开心,收获的快乐更多一些。”她说。

关骊说,郑州连续3年涌现了3位“感动中国”人物,非常了不得,这与政府的倡导、媒体的宣传和市民的支持分不开。“郑州好人越来越多,大爱之城名不虚传,也感谢郑州报业集团的大力报道,在全社会营造出了浓厚的氛围,功不可没。希望大爱郑州继续涌现感动中国人物。”

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秦华 宋建巧 李记 石闯 张翼飞 唐强 文/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18267 2016-02-19 00:00:00 六 凡人善举彰显和谐郑州现象KeywordPh郑州大学教授 纪德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