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4版:2016郑州两会特别报道(中原区·常西2/2016-02/24/T04/20160224T04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常西湖
新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常西湖
新区
新区以建为主 全面推进建设新篇章
生态廊道绿化
常西湖公共文化区

常西湖

新区

强投资、大建设、快拆迁、重谋划 掀开2016年全面建设新篇章

近年来,常西湖新区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建新城”的新区建设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了“一三五”(实现“一个转移”,工作重心由大拆迁向大建设转移,强势推进“强投资、大建设、快拆迁”等“三项重点工作”,培育公共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现代商务业、高端商贸业、休闲旅游业等“五大产业”)工作思路,新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截至2015年底,常西湖新区迅速打开了建设新局面;2016年,是常西湖新区大建设之年,更是中原区奋力夺取以“一化四区”、“四个中原”为引领的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建设的决胜之年。

郑州晚报记者 董占卿

通讯员 李东辉 张黎

张晟 杨柳茵 文/图

成就2015

新区重谋划强投资

迅速打开建设新局面

2015年是常西湖新区全面启动开发建设的起步之年,常西湖新区管委会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投资、大建设、快拆迁、重谋划,迅速打开了新区建设的新局面。

自2013年以来,常西湖新区始终坚持“拆字当头、以拆促建”,强力推进村庄拆迁改造工作。截至2015年底,常西湖新区范围内11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基本拆迁完毕,累计投入拆迁资金近50亿元,拆迁总量达到2105万平方米,整理出可供建设用地3万多亩。

新区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与市规划、土地、财政、发改等部门沟通协调,统筹这一区域的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多个规划系统。2015年6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一设计三规划”方案,实现了这一区域主要规划项目的法定化。另外,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常西湖新区实际,提出了“一二三”(以现代服务业为产业核心,以现代商务及文化创意为主导支撑产业,以公共服务、高端商贸、休闲旅游为配套服务产业)产业发展体系和“一心、两轴、一带、两廊”的产业空间布局,保障了新区的有序和持续发展。

通盘考虑新区的土地报批工作,细化报批环节,明确完成时限。目前该区域已组卷批回的土地约8238亩(包括核心区道路、大李-西岗政府储备地、常庄、刁沟政府储备地、市“四个中心”用地以及企业主导的城中村改造和经适房建设地块);已完成征收的土地约5161亩;正在进行征收的土地约3077亩;已组卷上报待批的土地约1290亩;正在组卷的土地约3580亩。已报已批土地、拟报批土地和正在上报土地范围基本覆盖常西湖辖区,力争2015年年底做到辖区土地全报批。

安置房建设开工过半。区域内有安置区18个,涉及13207户,49615万村(居)民,安置量约806.12万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该区域规划建设道路87条,总长度132.8千米,道路、地下工程及水系等基础设施计划总投资139.38亿元。中原路以北主干路网雏形初现,隧道主体完工,交通环廊、管廊等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市民公园,市民广场公园,东西九州坊两侧、市“四个中心”绿化带等7个景观绿化正在进行专题规划的招标、委托和编制工作。

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该区域项目建设规划基本完成。市“四个中心”项目拆迁、土地报批、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周边4条市级道路已着手开工建设,2015年12月1日,市“四个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揭牌。市政务服务中心项目占地已基本完成征收供应工作,楼体平面布局及功能区规划设计已通过专家评审,现场围墙围建和场地整理已完成;核心区10栋商务楼和总部经济研发基地涉及到的建设用地已组卷上报,承建主体已经确定,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积极开展。顺利建成中原导航台,最大限度减轻了对周边建设的影响。大商、麦德龙等一批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正在积极洽谈、对接、落地中。

决胜2016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委提出的“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起步之年,更是中原区奋力夺取以“一化四区”、“四个中原”为引领的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建设的决胜之年。

作为全区“一核突破”的常西湖新区,2016年,新区将按照“道路先行,水系跟进,绿化同步,项目支撑”的建设原则,由“以拆促建”向“以建为主”进行转变,“六位一体”全面推进新区建设,即把规划土地工作放在首位,全力推动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既定规划方案落到实处;以安置房建设为第一要务,确保安置区全面开工;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引领,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市政路网基本成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市“五大中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落地一批在国际国内影响力较大、拉动辐射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壮大产业规模,支撑新区建设;以融资工作为保障,全力确保了辖区各项工程的资金需求;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新区建设环境。

为顺利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常西湖新区将继续发扬“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敢闯敢试,适度担责”的精神,着重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重抓好规划工作。积极对接协调市城乡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尽快完善该区域城市设计,道路、景观绿化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安置区等各个项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等。

二、着重抓好土地收储供应工作。积极对接中原土地储备中心,推进辖区的土地整理、组卷报批、收储供应等工作。

三、着重抓好安置房建设工作。继续坚持“日督导、周例会、月通报”的工作机制,强力推进辖区17个安置区建设工作。

四、着重抓好道路、水系、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五、着重抓好融资工作。积极发挥常西湖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融资平台功能,按照“做大规模、做实资本、做活盈利”的原则,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六、着重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市“四个中心”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市行政审批中心建设。三是加快推进10栋商务楼建设工作。12月底前开工建设,明年3月底完成土地招拍挂;华瑞置业承建的2栋商务楼和常西湖大厦10月底前完成设计方案,12月底前完成修规编制。四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全力确保麦德龙大卖场、河南康泰养老项目、信达集团“环球职能终端电子商贸物流园”等高尖端项目的顺利签约落地。

七、着重抓好立项环评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善辖区安置房建设、道路及地下交通管廊环廊、水系、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批复、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做到辖区立项环评全覆盖。

八、着重抓好拆迁遗留问题处理工作。

九、着重抓好施工环境维护。

十、着重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展望“十三五”

教育资源丰富 拟建学校19所

规划中的常西湖新区教育资源丰富,在充分考虑辖区规划人口30万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基础教育建设,大力关注高中教育事业建设。常西湖新区拟建学校19所配508个班,其中,规划建设11所小学配318个班,7所中学配138个班,1所高中配52个班,预计投资约为21亿元,与原有的郑州1中、郑州36中学形成互补组合,高标准配套,将为常西湖新区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各安置区建设进度和拆迁群众回迁安排,拟按照以下进度进行建设:郑州市实验小学目前主体墙体已基本完成,2016年7月将投入使用;市民大道第三小学计划2016年2月开工,2017年7月投入使用;临湖路小学、市民大道第二小学、郑州外国语小学、站前大道第一小学、站前大道第二小学,计划2017年2月开工,2018年7月投入使用;市民大道第二中学、市民大道第一中学、市民大道第一小学、市民大道第三小学、汇文路高中、郑州市常西湖外国语学校、站前大道中学、汇文路中学、创文路中学、汇文路小学、创文路小学、站前大道第三小学等12学校计划2019年7月秋季入学时投入使用。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常西湖新区管委会书记、主任成小波说,常西湖新区建设任务繁重,困难重重,尤其是公共文化区建设难上加难,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常西湖新区有信心、有决心完成常西湖新区公共文化区的建设任务,经过3~5年的不懈努力,一座集公共文化服务、高端商务、现代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城区将在市区西部崛起。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19075 2016-02-24 00:00:00 四 常西湖<BR/>新区KeywordPh新区以建为主 全面推进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