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9版:2016郑州两会特别报道(中原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气
防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气
防治
陇海路高架桥文化宫路口技师学院拆除中洒水
清洁道路
锅炉拆改

大气

防治

中原区多措并举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污染源点多、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同心协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为了扎实推进工作开展,中原区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强力推进大棚户区改造同时,将大气污染治理摆在突出位置,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态度和决心,全力以赴,实现大棚户区改造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两不误、两促进”。

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以来,中原区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创新方法,采取“摸清底数、制定方案、全民动员”三项举措,建立完善“分包、督查、问责”三种机制,按照“划定范围,明确标准,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全面排查,建立台账,强化责任,限期整改,完成销号,全程督查”的工作流程,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深化、细化、常态化。在全市实现了“八个率先”即率先引进新型无尘干式吸尘车、率先在塔吊上安装高空喷淋降尘设备、率先对餐饮饭店安装油烟在线监测系统、率先开展污染源散源普查固化、率先在辖区12个街道办事处安装了14座简易式空气质量监测仪、率先在工地安装高空摄像头实施在线监控、率先研制使用新型控尘式拆迁模具、率先引进飞航式环境执法监察无人机进行环境执法监察。

郑州晚报记者 董占卿

通讯员 宋冬冬 张晟

张黎 文/图

创新模式 严控工地扬尘

创新征迁控尘模式。中原区在实施村庄改造时,科学安排进程,创新控尘作业模式,对三环内采取封闭式作业,设计封闭大棚,对拆迁建筑进行外部封闭、内部雾化,然后实施征迁。对三环外采用由委托企业研制的8台控尘喷洒吊车企业,结合雾炮、洒水车等机械,集中采取高空喷淋、炮车雾化、地面洒水等“上中下、立体式”方式,既加快了大棚户区改造的进度,又最大程度降低了扬尘。

同时,做好垃圾清运及控尘工作。中原区19个征迁工地、798万立方米存量建筑垃圾,已全部清运完毕。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马庄建筑垃圾消纳场,对建筑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日消纳垃圾约6000立方米,实现了垃圾循环再利用。

舍得投入 引进无人机监测治理

高标准治理工地扬尘。以后牛庄精品工地为标杆,全方位推行高空喷淋、黄土绿化、空地硬化等工地扬尘治理硬性标准。实施建设施工精细化管理,对基坑开挖、桩基施工、主体建设等环节,制定不同扬尘治理标准。中原区保障整治资金,累计投入9500万元,用于工地扬尘治理,完成覆盖570万平方米,绿化314万平方米,硬化176万平方米。

精细化治理道路扬尘。以道路“无尘化”为目标,提高保洁标准,投资1000万元购置22台小型环卫清扫车和10台道路吸尘车,该区机械化清扫率提高至80%。全区主、次干道基本实现了清扫洒水到位,路面整洁湿润。增加洒水频次,从以前的一天3次,增加至现在的一天8次。加大了陇海路高架(中原区段)、中原路、秦岭路、伏牛路等重点路段和施工工地周边道路洒水、清扫频次,每天累计出动洗扫车辆400余台次,对全区四环以内主要道路,不间断实施道路冲洗和洒水降尘作业,每天累计洒水约1750吨,面积达270万平方米;在人工清扫方面,严格落实“一天两扫,全天保洁”要求,与机扫紧密配合,重点清理路面尘土、卫生死角,减少道路扬尘。国省干线公路31处交叉口硬化、绿化整治基本完成。西三环、西四环两侧20处连接道路整改到位。

强化重点区域综合整治。中原区在辖区12个街道办事处布点安排大气环境监测仪,通过各监测点数据查找污染源及辐射区域,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精准化、快速化。引进了无人机系统,构建立体监测系统。紧盯监测站点数据,结合无人机收集数据,研判污染程度,启动相应管控措施。

狠抓油烟排放治理。在全市率先安排油烟在线监测系统,还试行在重点区域居民楼加装烟道及净化装置,实行油烟集中净化排放。

狠抓落实 硬起手腕治污

多措并举强化治污。2015年以来,先后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涉重金属企业污染专项执法检查”“水污染专项执法检查”“十五小”“新五小”“汽车4S店”等环保专项行动,检查企业19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未批先建立案查处8家,纠正2家企业三防措施不到位的环境违法行为,拆除无证小洗浴、无名凉皮加工作坊、豆腐加工作坊燃煤小锅炉11台,关停“十五小”“新五小”环境违法“土小”企业24家。拆改153医院燃煤锅炉3台(1台20蒸吨、1台10蒸吨、1台6蒸吨)。新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14.39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共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面积共计45.49平方公里,约占建成区总面积的67.28%。全区28处加油站和46辆油罐车已全部整改到位。

五个严控,保障“阅兵蓝”“上合蓝”。在国庆阅兵及上合会议期间,加大督导力度。成立夜查组,通过明察暗访,严控燃煤污染,不能达标排放的燃煤电厂一律停产,燃煤小锅炉发现一台拆除一台;严控扬尘污染,各类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严格落实“6个100%”标准,加大建成区内洒水清扫频次,煤堆、灰堆、料堆落实“三防”措施;严控工业污染,对搅拌站、4S店、“十五小”“新五小”等企业排查整治;严控机动车污染,全区四环内禁止黄标车通行,渣土车、黄标车、农用车和机动三轮车全时段禁行;严控油气污染,完成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在建成区内严禁露天烧烤,发现一处取缔一处。严查重点区域一公里道路扬尘、工地扬尘、渣土车穿行,以及会商指令落实情况等问题,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建章立制 实现治污常态化

在大气污染治理实践中,中原区通过“摸清底数、制定方案、全民动员”三项举措,建立完善“分包、督查、问责”三种机制,深化措施,细化标准,实现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常态化。

依托三级网格、对全区所有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相继制定出台工地扬尘污染整治、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整治方案。对全区144处工地、649家企业作坊、792处饭店等治理对象,进行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宣传动员,初步形成了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全民治理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中原区还建立了由区委常委、区政府班子成员联系分包12个办事处,安排50个区直部门、近800名干部下沉至办事处、共同分包,共同担责;推行“三级督查”机制,每天对分包区域进行专项督查;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级问责”机制,加大问责力度,对分包责任、落实整改、工作成效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交区纪委监察局进行问责。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19081 2016-02-24 00:00:00 四 大气<BR/>防治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