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周,一起到惠生活抢三七啦!
话筒拿反的萨顶顶,你还喜欢吗?
殡葬改革,应有公益考量
“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剧情反转,谁该反思?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殡葬改革,应有公益考量

日前,民政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相关新闻见今日本报A03版)

这次的葬法改革,确实引人注目。与以往相比,这次改革诉求显然更系统更全面。

从政策初衷看,节地生态为首要目标,移风易俗为实现路径,这样的殡葬改革,合乎潮流顺应大势。

具体到推行阶段,老人纯粹的观念改变需要过程,但殡葬改革更需要稳妥审视的综合应对,不可武断一刀切,比如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土地紧张、森林防火形势,特别是火葬对应配套的全套丧葬服务公益化程度。

所谓墓地使用期限,无钱无处安葬等民生焦虑问题,是当下丧葬领域民众最感头疼之处。每年清明前后,乱收费等殡葬乱象都会节令性出现,一番舆情纷扰,而后又归于沉寂,直到来年清明。正说明背后的供需矛盾需要正视。

绿色生态,节地环保,自然千般好。道理并非不懂,可落实到每个人,其关注点是眼下城市最常见的经营性公墓能在此番改革中在生态方面有何作为。

此前的垄断性的殡葬暴利会不会得到消解,首当其冲需要改革。只有打破商品属性,还原殡葬的公共服务属性,由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益属性的殡葬服务,保证不管是火葬还是何种生态葬法,享受到有尊严的殡葬服务。

当然,针对差异化的市场需求,社会资本经营性丧葬服务,也需要一个合理监管。监管部门只是要抽身出来,打破垄断,独立监管。如此,改革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李晓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19291 2016-02-25 00:00:00 五 殡葬改革,应有公益考量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