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14版:开局十三五 建设国际商都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宜商宜居温暖包容郑州“国际范儿”走起
用88元及以上4G套餐,光纤宽带/高清电视免费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域外枢纽域内畅通,物流通达全球,高端产业集聚
宜商宜居温暖包容郑州“国际范儿”走起

建设通达全球的国际物流中心、构建高端高质的现代产业体系、塑造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郑州建设国际商都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草案)》从物流、产业、城市联动发展等各个方面,明确了未来商都建设的工作重点。

打造国际物流中心

辐射全球

重点建设航空港和国际陆港,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和多式联运,做大做强口岸经济,提升郑州全国物流门户和枢纽地位,建成“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国际物流中心。

将郑州口岸红利

转化为经济发展效益

构建中部最具效率优势的综合口岸平台,航空港、国际陆港、公路港建设和海港功能内移,四港联动带动中原加快融入“一带一路”,重点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创新产业。

最快效率地将郑州口岸红利转化为经济发展效益。

建设全国领先的

物流信息枢纽港

加强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建设全国领先的物流信息枢纽港。

培育壮大骨干物流企业。鼓励并积极吸引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总部型物流企业、物流采购、配送中心落户郑州。

建设国际高端

产业集聚的“网上商都”

推动国际商贸、高智服务、时尚消费和特色金融四个中心建设,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把郑州建设为国际高端产业集聚城市。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引领中原企业“走出去”

申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自贸区,实现国家自贸区战略与中部地区发展实际的有效结合,主要在跨境多式联运物流便利化、跨境电子商务和期货保税交割便利化、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便利化等方面开展业务,创新机制体制,加强国际规则对接,推动郑州成为内陆开放高地。

引领中原企业“走出去”,更大程度、更广领域切入国际供销产业链体系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

创建“国际高端

制造基地”品牌

全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争取在中西部首先构建中国制造2025先锋示范区,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跨代超越。打造四大准万亿级支柱型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方面,向绿色制造转型,建立和完善落后企业有序退出机制。创建“国际高端制造基地”品牌。

推动“郑州制造”

迈向“郑州智造”

建设高智服务中心,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等产业,推动“郑州制造”迈向“郑州智造”。

创建消费者首选的中部购物天堂和向往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建设特色金融中心,加快郑东新区金融产业核心功能集聚区建设。条件成熟时,申请设立丝绸之路能源交易中心。

建设中部领先的

科技创新基地

引进国际一流的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直接开展合作,联合创建国际科研创新合作示范基地。抓好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河南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构建多层次技术交易市场体系。

郑州将成宜商宜居

温暖包容的

现代化大都市

以“安全、现代、繁荣、善治和开放”为理念,打造郑州宜商宜居的都市品质,提升现代化管理能力,培育具有包容多元化的商都文化,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全力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

宜居之城

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建设自然之美的田园都市。努力解决“大城市病”问题,以“域外枢纽、域内畅通”为总体目标,强力推进畅通都市建设。

智慧之城

建设以泛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基础设施,带宽和服务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温暖之城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持续改善民生。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向精准化管理理念转变。

包容之城

营造特色鲜明的国际商都文化,塑造郑州的商都品牌形象,培育商都精神。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郑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19383 2016-02-25 00:00:00 五 宜商宜居温暖包容郑州“国际范儿”走起KeywordPh域外枢纽域内畅通,物流通达全球,高端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