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12版:开局十三五 建设国际商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畅所欲言共谋郑州大发展
用88元及以上4G套餐,光纤宽带/高清电视免费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畅所欲言共谋郑州大发展

建设国际商都

科技是支撑人才是重点

访市人大代表刘文锴

市人大代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文锴表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处郑州,服务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提升办学水平,积极为郑州实现“两个率先”和建设国际商都提供教育、科研和人才服务,重点将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水利特色优势,为建设国际商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二是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深化与省科学院、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全面战略合作,在重点项目、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污染治理等方面为国际商都建设提供科技支持。

三是大力实施“开放活校战略”,借助“金砖国家大学联盟”平台和成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高校的契机,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建设国际商都拓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平台。

请给予高龄产妇

更多关爱

访市人大代表马斐颖

作为妇女工作的领头人,市人大代表、市妇联主席马斐颖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势必会对妇女儿童保健等各方面带来一系列挑战。随之而来的出生人口数量增加、高龄孕产妇比例增高等问题,需要我们早作准备。”

马斐颖建议,首先要加强基层医院产科、儿科建设。推动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和有条件的基层乡镇卫生院结合实际加强产科、儿科建设,让更多妇女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孕产、计生服务。同时要做好针对高龄产妇的生育咨询服务工作。在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开设生育门诊,重点针对35岁以上有再孕意向的女性普遍推行生殖评估服务。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孩的心理保健服务。做好高龄产妇围产保健。建议妇幼保健机构对35岁以上的再生育高龄孕妇建立专门档案。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一系列人口生育保健服务项目,降低人口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

国际商都建设

青年要担当主力军

访市人大代表张艳华

市人大代表、共青团郑州市委书记张艳华表示,国际商都建设重在践行,重在宣传。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团员青年关于国际商都的宣传力度,让他们了解建设国际商都的战略思想,激发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形成青年团员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要深入研究国际商都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动员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作为,勇于作为,尤其是要结合各自战线和领域,参与融入“十大体系”构建中,全市共青团组织将通过青年突击队建功行动、青年文明号示范行动等为引领,以青年岗位能手竞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各项活动为载体,组织团员青年全面参与国际商都建设。张艳华表示,全市共青团组织将搞好服务,为广大青年团员全力保障,发挥职能优势,通过自身组织建设,团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基层一线,做好联系服务,提升服务引导能力,并通过青年之声,青春家园双联动服务载体,抓好对青年创新创业、心理帮扶、困难救助、精准扶贫等工作,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国际商都建设。

以产业结构调整

带动经济发展

访市人大代表申威

市人大代表、郑州市长城房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威表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郑州应进一步加快港区建设力度,引进更多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落户集聚,让其成为全市产业示范高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申威说,因为大中城市对房地产业的依存普遍较高,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商品房去库存、促消费具体措施。目前,随着富士康等大型企业、新型企业在港区落地,港区的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好态势,希望能够引进更多的创新型企业,让港区成为全市高端产业的集聚区。对于一些传统企业比较集中,面临转型升级压力较大的区域,建议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过剩产能优胜劣汰,实现以增量带存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20951 2016-02-29 00:00:00 二 畅所欲言共谋郑州大发展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