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设国际商都 提升文化软实力 访市政协委员王丽艳 “我建议,在国际商都建设中,郑州应抓住越来越多国际会议在郑召开的有利契机,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让古都郑州在海内外人士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谈起国际商都建设热点话题,市政协委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丽艳开宗明义。 王丽艳深入阐述说,放眼国内外,几乎每个知名大都市都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作为拥有3600年历史的古都,郑州在打造国际商都征途中,必须超前谋划、提高站位,通过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商都文化品位,从而塑造核心竞争力。 她建议说,一是应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二是突出“商都元素”,打造融文化、旅游、商务为一体的能为商都留下珍贵记忆的特色商业街区;三是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基础,实施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构建郑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文化生态圈。 拜祖大典 要做到“三个面对” 访市政协委员董建山 “我认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要面对当下、面对未来、面对世界。”接受采访时,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董建山谈的是郑州的文化新名片——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连续十年举办的拜祖大典已经在全球华人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董建山说,我们一方面要以“拜祖”的神圣仪式,增强整个中华民族文同源、族同源、国同源意识,更好团结世界华人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另一方面,通过“拜祖”,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互鉴,更好服务于国家文化建设。 如何让拜祖大典做到面对当下、面对未来、面对世界?董建山建议,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努力让拜祖大典在郑州实现“两个率先”和建设国际商都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围绕建设“世界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尽快推进黄帝故里规划建设,并争取将其申报为国家重点文化项目;要加强黄帝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研究,组织开展好郑州黄帝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保护、利用等工作。 开创民族宗教工作 新局面 访市政协委员杜敏生 “新的一年,市民委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促进少数民族事业进步,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加快推进国际商都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市政协委员、市民委主任杜敏生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 “结合郑州实际,今年我市民族宗教工作将重点做好几个方面。” 杜敏生随即进行了具体阐释: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带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开展;加大扶持引导,着力加快民族聚居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尤其要加大对全市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的扶持力度,制定“十三五”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规划;推进工作创新,着力提高民族事务社会治理能力,打造一批亮点和示范点;注重引导适应,着力加强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引导宗教界积极服务社会,深入推进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等。 杜敏生说,结合我市的网格化管理经验,市民委还将深化以网格为载体的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对民族聚居村、重点宗教活动场所的检查和指导,确保全市民族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清理“村规民约”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访市政协委员周宇红 作为妇女工作者,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周宇红最关心的还是妇女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村规民约’存在着损害广大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周宇红说,“如在集体资源分配中,有的村规民约强制要求出嫁女的户籍必须迁出娘家,或者明确规定不论户口是否迁出,她们均不能再享受村民待遇。一些村两委绕过‘村规民约’,以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否定结婚、离婚、丧偶妇女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剥夺出嫁女等群体的合法权益。” 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周宇红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关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指导意见》有关规定,由民政部门牵头,把开展“村规民约”审查清理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大举措,有计划地组织各县(市)区政府对村规民约进行全面清理审查,彻底清理“村规民约”中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违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侵害妇女群众合法权益的内容。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