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聚焦全国两会传递河南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议出台“失独”家庭补助政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心系民生保障,建言创新发展
建议出台“失独”家庭补助政策

3月9日 晴

陈建生 全国人大代表、平顶山市委书记

以更大的工作力度,在深化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扶贫成效。要全面准确把握贫困状况,对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心中有数,做到扶贫对象更加精准。要根据不同资源环境、不同贫困类型,用科学的理念、动态的方法,不断调整完善扶贫思路,提高工作针对性,做到扶贫思路更加精准。

精准扶贫必须把贫困的现状真的搞清楚,其次要分析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贫困。三是要分类,搞清楚每一类贫困适合用什么方式来进行扶贫。有的需要进行搬迁扶贫,有的可以帮助选定合适项目,通过培训,提高技能,来帮助其独立创业致富。还有一类,丧失劳动力,饮食起居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那就进行“低保”扶贫,靠政府财政的社保政策来帮助他们。在具体实施上,建议要从这一类最困难的群体开始,让他们优先享受到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温暖。

3月9日 晴

乔新江 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市长

我认为,中央投资为主体的项目,原则上建议不让地方配套投资。特别是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这些财政困难的地方,最好不要安排配套。特别是一些贫困县,不争取项目不好发展,好不容易争取到项目,还要配套,结果反倒增加了财政负担。

关于降费减税,对企业松绑,搞活企业很有意义。建议扩大免税商品范围。

关于财政教育支出方面,对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的条款非常好,但是缺少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的内容。

关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建议增加“失独”家庭的补助政策。家庭独生子因病因灾去世以后的保障,需要引起注意。中央政府目前没有政策,遇到这类情况,地方政府只有参考其他省市的处理办法摸索着给予补助,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很被动。尤其是放开“二孩”之后,这样的家庭更觉得心里失衡。希望能出台相关政策确立补助标准。

3月9日 晴

盛国民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农工委主任

建议加大粮食主产区财政支持力度。2015年我们出现了粮食(小麦、玉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这当然有农民本身的一些问题,但更多的是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在引导、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要求加强农林科技创新。一是科技人员的创新,二是各级政府人员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创新,三是生产经营者的创新。

建议整合科研力量,建立育、繁、推一体的科技推广体系。种子,不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要构建由政府引导,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子企业构成的种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建立种业全产业链科技支撑体系以及种业保障服务体系,改变我国种业科技强,产业却不强的现状。

应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加快土地污染防治立法;倡导精准用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种植水平。可适度考虑中原地区的休耕制度。

3月9日 晴

袁江华 全国人大代表、鹤壁市财政局建设科科长

预算报告中,“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速放缓了,但是要给老百姓办的实事一件不能少”,这句话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2015年,全国财政收入是15.2亿,同比增长5.8%,而用于民生、保障改善的支出同比增长都要比5.8%大得多,据我了解,增长幅度最小的是教育支出,也达到了8%,节能环保方面的支出达到了20%。这说明,国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财政预算加大了力度。

在人均公共支出方面,建议中央尽快缩小地区间的人均公共支出之间的差异。

另外,建议到2016年,我国要全面实行营改增,营改增后地方的主体税种更少了,但现在地方保民生、稳增长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支出,希望中央能出台政策,明确如何完善地方政府税收体系。

郑州报业全媒体新闻中心全国两会记者 裴蕾 徐刚领 马健 苏瑜 宋文雅 谢君锐 肖雅文 陶莎 闫佳佳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23021 2016-03-10 00:00:00 四 建议出台“失独”家庭补助政策KeywordPh心系民生保障,建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