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TOP养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肛门便血、长疙瘩
警惕肠息肉在作怪
肾脏健康
从娃娃抓起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肾脏健康
从娃娃抓起

肾脏健康

从娃娃抓起

3月10日是第11个世界肾脏病日,在我国,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患病率接近10%,40岁以上人群高达18.7%。据了解,相当一部分成年慢性肾脏病是由儿童时期的各种肾脏疾病延续而来,所以“肾脏健康,从娃娃抓起”成为今年世界肾脏病日的主题。

郑州晚报记者 蒋晓蕾

现象两岁女童乱吃药 患上急性肾衰

近日,记者从郑州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了解到,该科接诊了一名急性肾衰患儿。让谁也没想到的是,导致孩子生命危险的,竟是常见的解热镇痛药。

几天前,两岁的轩轩(化名)感冒发烧,家人临时充当起了“医生”,先后在两天的时间里给轩轩喂服了4包解热镇痛药。服过药后,孩子的脸肿了起来,将近一天没有尿尿。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出现了肾衰和肝衰,生命危在旦夕。最后经过抢救,才脱离危险,保住肝功和肾功。

“这样的孩子一年有十几例,最近就发现好几例,不少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郑州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主任刘翠华说,儿童正处于成长期,身体各组织器官未发育成熟,用药不当极有可能对肾脏产生伤害,像解热镇痛药、止疼药等对肾脏伤害都较大,“虽然大部分孩子通过血液净化、透析治愈了,还是有部分孩子变成了慢性肾衰”。

剖析 肾脏有病不吭声 儿童易漏诊

“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一般来说,只要30%肾脏功能就能够维持身体的基本代谢平衡。”刘翠华介绍说,可怕的是,肾脏疾病在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很容易被大家忽视。她指出,相当一部分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由儿童时期的各种肾脏疾病延续而来。由于早期慢性肾脏病患儿几乎没有症状,家长一定要及时观察孩子情况,如果宝宝出现面目或下肢水肿、皮肤紫癜、尿色加深或有泡沫,或近一段时间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除了先天性肾病儿童,即使在儿童时期没有明显肾病者,围产期事件也可能会影响其以后的健康。在出生后的很长时间内,早产儿患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由于接触肾毒性药物,存活下来的早产儿可能存在肾脏损伤,但不易被发现。各种不同原因造成儿童的急性肾损伤都可能产生长期后遗症,导致多年以后发生慢性肾病。“产前超声可发现生殖泌尿系统异常征象,有肾脏病家族史、生长障碍、泌尿系感染病史、排尿异常、尿外观异常等情况应该进一步检查。”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妇产科主任柳书勤称,初步筛查包括体格检查、尿试纸检查、尿液分析及基础生化。

支招 保护肾脏 从生活方式入手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保护肾脏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每天适量充分饮水,不憋尿,保持尿路畅通,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尿路感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戒烟限酒、忌饮食偏咸,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期体检,重视尿常规检查,关注血压、肾功能、泌尿系超声结果。遵医嘱用药,不滥用消炎药、止痛药及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不乱吃保健药。走出“中药没有副作用”的误区,服用中药应至正规医疗机构开具,不吃来路不明的中草药(特别是某些含马兜铃酸的中药)。适当多吃有益肾脏的食物,如红辣椒、鸡蛋白、西兰花、卷心菜、鱼肉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23240 2016-03-11 00:00:00 五 肾脏健康<BR/>从娃娃抓起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