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2版:校园播报 校园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边看动漫边学数学 永兴教育“真的有”
豫剧“美猴王”
来了
小学生学猴戏
乐了
诵国学经典 育灵动学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诵国学经典 育灵动学子
——中原区淮河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纪实

近年来,中原区淮河路小学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以“润”为理念文化核心的学校特色。学校始终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作用,秉持“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光彩”的办学理念,用经典古诗文浸润孩子的心灵,培育“德高、体健、行雅”的灵动学子。 郑州晚报记者 张勤 李科

通讯员 刘利红 袁蔚林 李建英

书声琅琅,风靡校园

每天清晨,步入淮河路小学,伴着悠扬的古琴声,校园里书声琅琅,学生手捧诗文陶醉其中。

据介绍:学校每周五下午是诵读成果展示时间。教室里,孩子们争相背诵自己拿手的篇目,《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古韵悠扬。老师们用心倾听,记录下孩子们的成长足迹。

诵读内容分低、中、高3个阶段,形成六年一贯的诵读体系。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学校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着眼“熏陶”,注重“感悟”。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提倡探究但不拘泥于词句解释,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每学期开学和每月末学校结合书香班级的评选,均进行一次经典诵读抽测,促进学生诵读。在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举行“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再次领略经典文化的魅力。

吟诵路上,教师先行

专家指导 2011年校长金焕芝外出培训,找到国学与小学教育的切入点,邀请河南少年先锋学校国学院长侯超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儒家思想错误理解的辨析》。2014年副校长袁蔚林带领学校骨干刘利红、李建英、张瑜向河南省吟诵学会会长华锋教授请教。华老先生在家中亲自授课,连续半年讲授古诗词吟诵的系统知识,吟诵格律诗。

外派学习 在课题引领下,自2011起学校多次外派骨干教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育灵童儿童教育研究中心、南京“现代与经典”国学素养培训,带回了全国的先进经验。2013年4月,全体语文教师走进河南少年先锋学院,参加为期3天的国学素养培训。2014、2015年寒暑假,学校外派教师专程到首都师范大学,参加中华吟诵学会举办的吟诵教师培训,4位老师以优异成绩获得吟诵教师资格。

开展活动 学校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平台,老师们分享诵读国学心得体会以及吟诵教学中的得失。骨干教师带动教师们组成吟诵社团,定期在一起吟诗词诵古文,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与全国的吟诵爱好者切磋交流,共同提升。

课题研究,科学定位

据悉,为使学校师生更加科学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先后立项开展《儒学核心价值与当代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小学生公民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小学古诗吟诵教学研究》等国家、省级课题研究。学校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此来研究和培养小学生价值行为能力,构建小学生日常行为德育体系,从而有效实施生命观、仁爱观、义利观以及公德观教育。

立足课程,推进发展

吟诵进课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一至六年级共有古诗词66篇。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和感受古诗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吟诵的教学方式。该校语文教师大胆尝试,开展吟诵教学。让学生在吟诵中理解、在吟诵中体会、在吟诵中想象、在吟诵中欣赏、在吟诵中培养语感、在吟诵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小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

开发校本课程。学校依据学生的需求开设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科学艺术、行为实践四大类课程,构建了多维、立体的“润根育人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经过近3年的发展,《国学诵读》成为校本课程中必修课程之一,选修课程《雅言吟诵》因为深受学生喜爱,成为学校六大精品课程之一。

通过小学六年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使传统经典植根学生的内心,实现“润真”“润善”“润美”的浸润教育,让中华民族独特的意蕴绵延不绝、源远流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23927 2016-03-15 00:00:00 二 诵国学经典 育灵动学子KeywordPh——中原区淮河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