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温暖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宽夫妇做客湖南卫视
讲述《郑州晚报》带给他们家的改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前天晚上,河南卫视《梨园春》、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
都播出了王宽家故事
王宽夫妇做客湖南卫视
讲述《郑州晚报》带给他们家的改变
“王宽家”登上《梨园春》舞台
在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节目中,王宽夫妇展示《郑州晚报》最早的报道

前天晚上,河南卫视《梨园春》、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

都播出了王宽家故事

王宽夫妇做客湖南卫视

讲述《郑州晚报》带给他们家的改变

2016年2月14日晚,央视播出“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在10位获奖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来自河南郑州的“王宽家”压轴出场。典礼现场的访谈中,主持人白岩松说:“在王老师他们的老家,有一个特有名的电视栏目叫《梨园春》,你想想王老师的戏唱得这么好,孩子们估计也会被带得非常好,这一大家子今天都来到了,咱们现场来一段《梨园春》怎么样?”

3月20日晚,河南卫视名牌节目《梨园春》为“王宽家”举办了主题为“让爱住我家”的戏曲专场,真正实现了王宽一家人登上这个中国电视界戏曲栏目最高舞台的预言。

昨天上午,郑州晚报记者登门向老两口表示祝贺,而“王宽家”也有不少新故事想讲给大家听。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豫剧三玲”之一的小香玉:真是一家好人啊

20日晚上7点35分,《梨园春》如约而至,对全国的戏迷来说,这都是一场视觉盛宴,因为节目是提前录制,3月18日本报曾经做过介绍,所以很多观众对这期“王宽家”专场更是翘首以待。

在节目开场白中,配合着一张张新老照片的闪现,讲述着王宽的德艺双馨:王宽,他曾经在西藏播扬豫剧26年,被藏区观众誉为“金豆子”;他曾是豫剧舞台上的“金补丁”,生行、丑行信手拈来;他曾是郑州豫剧界的当家老生,和王希玲、虎美玲、小香玉等诸多同行一起,把郑州豫剧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就这样一位豫剧名家,为了给收养的6个孤儿创造更好的未来,理应安享晚年的王宽重返舞台,撑着多次病危的身体,辗转于多个戏场、茶楼,唱戏挣钱,最终将几名孤儿培养成才。同时,王宽夫妇通过演出为社会慈善事业募捐逾百万元……

在镜头中,还闪过了郑州报业集团《在郑州,有一种爱叫“王宽家”》报纸报道的画面。

王宽现场为观众奉献了自己多个拿手好戏的精彩唱段,他和夫人王淑荣、患渐冻症的外孙王海龙及收养的5个孩子,还共同演唱了改编过的歌曲《让爱住我家》。

王宽的同事、好友都走上舞台,讲述了他们心目中的王宽。著名的“豫剧三玲”王希玲、虎美玲、小香玉(原名陈百玲),与王宽夫妇都是莫逆之交,小香玉还和王宽一起主演过戏曲电影《鸳鸯戏水》,她深有感慨地说:“真是一家好人啊!”

李树建:河南戏剧人,要做王宽这样的人!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戏剧家协会主席李树建充满感情说:“我和王宽相识了26年,1993年我们剧团到北京慰问部队和外来务工人员,我当时对王宽说,总共半个月的时间,演出结束之后,争取给你2000元钱的劳务费。后来因为剧团的经费紧张,没有给王老师兑现。后来见到王老师我无地自容,连说‘对不起’,说我将来有钱了一定给你补上,但王宽说‘不说钱,不说钱,我们就是义务演出’!他这种奉献社会、不计得失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呼吁,河南戏剧人,要做王宽这样的人!”

昨日上午,在王宽家,郑州晚报记者问起这段往事,王宽说:“是有这么一回事,当时李树建是三门峡豫剧团团长,我在郑州豫剧团,他进京提出邀请我助阵。在当时,2000元不算小数目,但能为子弟兵和农民工演出,我觉得应该尽义务做奉献,没想到李主席一直记在心里。”

湖南卫视:他们的爱无私得让我们感动

巧的是,在《梨园春》播出当晚,傍晚6点到6点30分,湖南卫视的新闻类名牌栏目《新闻当事人》,也播出了半个小时的专题片《王宽:卖唱救孤十六年》。湖南卫视制作节目精益求精,为了这半个小时的节目,他们在王宽家拍摄了近一个星期。

节目开始前,主持人介绍:在河南郑州,有这样一对老两口,他们在抚养一个患有渐冻症外孙的同时,还将老家的5名孤儿都接到家里,靠着老人上茶楼卖唱,将孩子全部养大成人。靠卖唱供养6个小孩吃饭、穿衣、读书……这是多么大的负担啊。十多年如一日的抚养,又是怎样的一种呕心沥血?今天的节目,我们带大家去认识,这感动了中国的一家人。

这个专题片中讲到一个感人的细节:最初唱茶楼时,王宽经常坐冷板凳,“剃光头”。2011年4月12日,他卖唱养育孤儿的事迹被《郑州晚报》第一次以《国家一级演员为何茶楼“卖唱”》为题报道后,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状况。王宽在茶楼的点戏率越来越高,请他外出演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他迎来了挣钱的好时候,但超负荷、连轴转的工作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让他的身体扛不住了。2009年夏天,王宽在演出后心脏病突发,送到医院,直接就下了病危通知书。他住院治疗期间,周围的人都说,王宽已经这个样子了,救人要紧,这些孩子就不要再养了,送回农村去,你们能帮一点就帮一点,不能给自己增添负担了。

湖南卫视的记者说:“将近一个星期的采访,我们无时无刻不看到,王宽夫妇的善良真实地存在着,他们的爱,在这个时代又无私得如此让我们感动。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走进了同一个家,虽然仍保留着各自的姓氏,但从此他们也都是王家的孩子,他们会共同传承这份大爱。”

在片中,王宽夫妇特别强调,是《郑州晚报》的报道让大家了解了他们面临的困难,重新认识了王宽,热情地支持他们,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命运。

感动延续 “王宽家”依然是媒体焦点

虽然距离“感动中国”颁奖已经一个多月了,但“王宽家”依然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上周五到周日,东方卫视的60分钟大型电视新闻周刊《七分之一》来到郑州拍摄“王宽家”专题;下个月初,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一期向海外介绍河南、宣传郑州的专访节目,届时会有国外记者前来,“王宽家”作为郑州人的优秀代表,也是指定的采访对象;就在记者在王宽家做客时,中国青年网的记者又在联系王宽,要对他进行电话采访……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25560 2016-03-22 00:00:00 二 王宽夫妇做客湖南卫视<BR/>讲述《郑州晚报》带给他们家的改变KeywordPh前天晚上,河南卫视《梨园春》、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
都播出了王宽家故事